第A09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华克勤30余年如一日用科技呵护女性健康

对我是一个病例,于她是一生幸福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华克勤对病人总是温柔以待。受访者供图

仿佛天生就是做医生的料,华克勤从小就爱闻当妇产科医生妈妈的乳胶手套气味。后来如愿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也就是“红房子”的医生,30余年,她用科学技术,捍卫了无数女性当母亲、当女人的权利。近日,华克勤入选上海市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

青年报记者 郭颖

“这对临床医生来说,只是一个病例,但对于一个女性、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一生的幸福。”

子宫、卵巢被华克勤称为女性的“两室一厅”。“从人类生命的维持角度看,这‘两室一厅’都可以切掉,但对女性来说,身体就不完整了。”采访就从保护女性的“两室一厅”说起。

31岁的琪琪(化名)是一名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者,她有着两个子宫! 从13岁开始痛经,被其他医院误诊,误将与阴道相通的单角侧的输卵管做了“结扎”。找到华克勤时,她发现造成琪琪痛经的原因。尽管病人自己已经对生育不抱希望,只求解决疼痛的问题。但华克勤却没有放弃,大胆创新,她为琪琪定制了“合二为一”子宫融合的治疗方案。两年后,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琪琪顺利怀孕,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这对临床医生来说,只是一个病例,但对于一个女性、一个家庭来说,却是一生的幸福。”华克勤告诉青年报记者。

20多年来,华克勤领衔完成了医院内几乎所有种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首次尝试,相继成功施行了各种腹腔镜宫颈癌手术、保留器官功能的盆底重建微创手术、早中期妊娠合并各类良恶性卵巢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下腹主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高难度的四级腔镜手术。她带领着她的团队,使红房子医院成为了国内开展微创手术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医院之一,她亦作为国内妇科微创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医生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离不开病人的支持与信任,是病人成就了医生的成长与进步。”

华克勤出生于医学世家,与妇产科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家中亲属有5位是妇产科医生。

但是,说起这些,她却忍不住哽咽起来,她93岁的母亲,今年3月刚刚离世。她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母亲就是一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她受母亲的影响深厚,从小就立志当一个好医生。所以高考填的志愿“清一色”全是医学院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在华克勤看来,病人对医生的满意,除了技术,还在服务。尊重、同情、关爱,华克勤用心爱护病人。很多人说,看她给病人诊疗是一种欣赏和享受。问诊的时候,她一定会仔细倾听。诊断的时候,一定能听到她果断肯定的话语。做妇科检查之前,她一定会安慰病人,然后才轻柔地操作。冬天,她也一定会搓热双手给病人检查。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她总是把她们扶上检查台,帮助她们整理衣裤;抢救病人时,她常常一守就是一个晚上,不到病人稳定绝不挪动脚步离开……

在首届“上海市仁心医师奖”颁奖仪式现场,上台为华克勤颁奖的,是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晨曦。几个月前,家住宁波的晨曦在父母陪伴下焦急地来到“红房子”求诊。在此之前,他们几乎跑遍了宁波与上海的各大医院,面对晨曦体内20厘米的巨大畸胎瘤,许多医生给出了“只能开腹手术”的结论。然而,肿瘤生长于卵巢,稍有不慎可能影响她将来的生育。想到这一点,晨曦的母亲禁不住泪如雨下。在反复查看晨曦的B超影像、全面预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后,华克勤决定为她进行微创手术。

“我会努力的,尽量不让孩子留下遗憾,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华克勤的一句话,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手术后,小晨曦很快恢复了健康。

“医生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离不开病人的支持与信任,是病人成就了医生的成长与进步。”面对褒奖,华克勤说:“被需要,医生的幸福莫过于此。”

每当遇到困难烦躁不安的时候,她就会想起华克勤拍着她的手说:“君君,好好干!”

作为博导,华克勤对学生们的上心可用“极致”来形容。她培养研究生,总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给予更多的信任,赋予更多的期待,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她的科研型博士生邱君君在博士开题时,想要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这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宠,而实验所需的基因芯片价格昂贵。12万元,对于一个才刚刚起步的课题组而言,是一大笔开销,但没想到,有着敏锐嗅觉的华克勤在仔细听完她的实验设计后,当即拍板支持她的想法,投入该项研究。

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以及导师当时坚定而信任的目光让小邱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一想起就倍感温暖,每当遇到困难烦躁不安的时候,她就会想起,当基因芯片到位,实验即将启动的时候,华克勤拍着她的手,无限温暖而坚定地对她说:“君君,好好干!”就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不忘嘱托,不忘信任。

在科研与临床工作中,学生们耳濡目染着一个优秀学者面对失败时的淡然和不服输的勇气。更充分地准备,更精准地预实验,更提纲挈领地抓创新点,一整年,为了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克勤不知在灯下修改了多少遍标书。她对于学术的严谨、对细节的注重也深深感染了学生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捷报传来时,学生在导师身上学到更多的是科研以外的坚持和勤勉。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