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聚焦重点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铁腕治污,让上海留住“水晶天”

本报讯 上海最近的“水晶天”令人心旷神怡,而2017年和2018年的多波“水晶天”,至今仍让许多人念念不忘。

蓝天白云的高频亮相,是上海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缩影。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1.1%,意味着全年有超过八成的日子空气质量优良。这296个“清新日”,较2017年足足增加了21天。

令人欣喜的不止于此。去年,上海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4项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创下历年最低纪录。其中,PM2.5年均浓度蝉联“3”字头,为36微克/立方米,宣告上海提前完成“十三五”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不仅天更清,上海还水更绿、林更密了。2018年,上海259个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6.7%,同比上升17.6个百分点,其中,劣V类断面的占比降为7个百分点;生态方面,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6.8%以上,市民们有了明显的“绿色获得感”。

一连串令人信服的数据背后,其实是上海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是本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市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

最严倒逼

正本还需清源,“绿水青山”的常驻,离不开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惩治的雷厉风行,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违法成本大幅提高,执法手段更加丰富,上海捍卫生态环境的力度和决心愈发深入人心。2018年,上海生态环境系统共查处案件3047件,处罚金额5.3亿元,同比上升11%,堪称“史上最严”一年,极大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然而,生态环境执法的雷霆出击,并未让经营者们“记恨”,反而逼出了他们的“断舍离”。

闵行区元江路上,一个花园式产业园区将于今年竣工。出人意料的是,两年前,这里还是一家高能耗、重污染的塑胶厂。在2016年的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这家塑胶厂因为短期内两次被执法部门发现未安装治理设施、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被采取了查封扣押生产加工设备的严厉处罚。

痛定思痛,上海新光华塑胶有限公司果断放弃塑料建材这个“老本行”,将生产线搬迁,并投资1亿多元在原址建了4栋新厂房,做起了“房东”。园区目前招租形势良好,已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正在洽谈入驻事宜。“如今回头看,要感谢执法部门,是他们的尽职尽责促使我们下定了转型的决心!”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凤金表示。

同一年,上海水务部门修订了相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排放污水水质超标,可对单位最高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吊销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若构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原有裁量基准,最多处10万元以下罚款。针对屡教不改的“老油条”,水务部门还使用了“按日计罚”等重罚手段。

正是由于铁腕治污,上海这些年办成了多桩大事,尤其是去年,全面完成燃煤电厂清洁化改造,完成锅炉低氮改造1129台、“散乱污”企业整治723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327家,淘汰老旧车1.74万辆;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市1.88万条劣V类河道已完成整治1.04万条;淘汰落后产能1350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淘汰老旧车1.74万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2.1万辆……

无形之手

上海正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尝试通过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让排污者主动担负起环境治理的责任。

2015年底,上海正式启动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根据排污者污染治理情况和排放水平,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2017年,该试点进入第三阶段,覆盖12大类、71个中小类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行业,收费标准从第一阶段的10元/千克、第二阶段的15元/千克提高到了20元/千克。

“看似是让企业多交,而实际目的是让他们少交。”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表示,积极减排的企业排污费可以“打折”,要利用这种奖优惩劣的收费杠杆激励企业提升治污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减少相应支出。

实践证明,试点效果达到了预期:截至2017年10月,第三阶段试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量为0.69万吨,收费金额为1.34亿元,相比第一阶段,收费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元,而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量则减少了近一半,这还是在第三阶段试点行业增加了至少一倍的基础上。

上海还在2017年6月开始实施的排污许可制度中引入了契约形式,企业要排污就必须持有国家版排污许可证,要获证就必须与监管部门签订“合同”,同意按照排污许可证副本里核定的排污量、排放浓度等来排污。

要确保排放量不越过“天花板”,企业只有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污染治理能力这一条路,才能按要求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

区域共进

依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模式是低效、不可持续的。上海去年环境治理的成绩,与坚持区域联动、多元共治密不可分。

2013年底的“雾霾十日”倒逼激活了次年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2017年,其中一项关键工作在上海开花结果——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借助这个“大脑”,长三角区域 PM2.5和臭氧污染的特征及其来源露出了真面目,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得以建立,一条以煤炭总量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移动源强化控制和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为重点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路径逐渐清晰。

从2013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到2017年国家验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果,沪苏浙25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4.3%,超额完成国家“下降20%”的要求。去年,沪苏浙皖41座城市再接再厉,PM2.5浓度同比又下降10.2%,降至44微克/立方米。

地处下游的上海水污染治理更需要与上游对齐步伐。去年,长三角开展了太湖蓝藻水华和沪苏浙省界地区水葫芦联合防控,印发实施了《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水质预警联动方案》,联合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应急演练。上海市与苏浙两省协作摸清187条跨界河流情况,推动完成了90条段界河协同整治。

2016年底,随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正式通水,上海市、浙江省从太浦河取水的规模和供水覆盖范围大幅扩大,上下游联手保障太浦河供水安全的必要性愈发突出。2016年底至今,太浦河上游协同加大污染防控和应急联动力度,多次启动泵站向下游供水,确保了下游水量的充沛和水质的稳定,下游上海5区670万人的饮用水供应和安全得到保障。

“你喝的水,我帮你守着!”长三角联手保障百姓饮用水安全的故事,已经传为佳话。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