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在上海解放的枪炮声中保卫油库

青年报通讯员 李川 记者 钟雷

青年报通讯员 李川 记者 钟雷 

本报讯 上海石油高桥油库和大上海一起,迎来上海解放70周年纪念日。油罐矗立,江水奔涌,默默倾述着当年的故事:炮声隆隆,枪林弹雨中,油库是如何毫发未伤地走向新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的战役打响,敌我双方聚结重兵争夺浦东高桥镇。解放军拿下此镇,可扼住国民党兵逃跑的咽喉;敌方占据,可以此为据点向市区反扑。故这里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十分激烈。油库离此不足2公里,散落于黄浦江东岸,墙外的沿江马路(现江心沙路1号至3号)超过2公里长。油库属于当时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下的中国石油公司上海营业所,分为东厂(第一储油所)、西厂(第二储油所)。在东西两厂之间,还有英国亚细亚和美国德士古的油罐区。当时整个油库区被誉为远东最大的油库,应该说,正面临着严峻的战火考验。

油库的护厂工作始于1948年。中共地下党沟通国民党资源委员会进步人士,在南京秘密集会,准备保厂起义。其中中国石油公司里的地下党也派员参会,领悟精神,安排布置上海营业所护厂工作。回沪后,中共上海地下党就保护油库多次开会布置,首先是在上海营业所及所属油库开展调查,源于人员结构复杂,员工中有日伪留用人员,有国民党人员,当然还有盼着新中国早日到来的进步人士,所以通过甄别筛选,团结进步力量,把大家组织起来,投入护厂工作;其次是利用福利会、励进会等合法群众组织开展活动,鼓励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留下来,阻止油料、设备、档案等运到台湾。

1949年2月,国民党资源委员会迁到上海,中共上海地下党再次通过内线做工作,针对上海的企业达成了三条共识,即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坚决不走,工厂坚决不迁,设备器材坚决不外运。接着,地下党又对上海营业所的中层管理人员发出敬告信,要求:坚守岗位,等候接管,迎接胜利!随后,地下党整合各家油库力量,成立消防队、纠察队、救护队,准备在解放上海战役打响后统一调用。

1949年5月12日,战役打响,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逃走台湾,代总经理是进步人士,他表示,要护厂到底!

1949年5月20日,建国西路一座花园别墅里亮着橘红色的灯光,中共上海地下党在此召开扩大会,中心议题是迎接上海解放,大家表示,护厂到底,配合接管上海。会上还特别要求上海营业所的中共地下党必须要保护好油库安全,纠察队、消防队、救护队各司其职,在油库坚守。紧接着,中国石油公司致函淞沪警备司令部,说明油库的危险程度,如战事殃及油库,一旦油品流入黄浦江起火,后果不堪设想。涨潮时火势蔓延可烧掉市区,退潮时可烧光吴淞镇。要求国民党部队不得进入油库,且不在油库附近作战。敌司令部也怕引起不测,答应了中国石油公司的要求,在油库大门口贴出布告,不准士兵进入。

5月25日,高桥镇战斗激烈,第二储油所墙外不足百米处枪声大作,子弹横飞。国民党兵节节败退,败兵渐渐聚集于油库墙外的沿江马路。

5月26日,沿江马路上已是黑压压的一片,除了败兵,还有战车、卡车等40余辆。沿江马路外便是油码头,此时停泊着几艘轮船,残兵败将争先恐后,哭爹喊娘地抢着上船,其中多有落水者,或游到江边大骂,或被江水冲走。再后来,轮船先后鸣笛起航,消失在茫茫的江色中。马路上、码头上剩下数万士兵犹如无头苍蝇,没有了主见,垂头丧气坐等命运安排。地下党领导的消防队、纠察队、救护队在油库内巡逻,密切监视残兵动态。

晚上10点,解放军进入沿江马路,与地下党接洽,收缴枪械,清点人数,将俘虏兵安排在油库制桶厂门前进行训话、整编。

5月27日清晨,油库围墙上贴出标语:“欢迎解放军”“和平生产建设”“劳工神圣,双手万能”,至此,油库的原油、成品油、仓储设施、器材等无一损耗,完整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