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俞家庭扎根奉贤推广“非遗”:

家乡需要更多的“文艺轻骑兵”

实习生 陈婷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刘俞(右一)家庭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受访者供图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刘俞于2008年回到家乡奉贤从事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这十来年里,刘俞积极推广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他的带领下,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戏剧社活跃于各种文艺演出,为居民带去多场大型公益话剧。

刘俞在前方“冲锋陷阵”,妻子王佳佳则成为丈夫的坚强后盾,她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和老人的任务。正是由于小家庭中的“合理分工”,刘俞家庭获评“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实习生 陈婷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科班出身

因缘际会投身公共文化建设

刘俞的人生充满各种巧合,他与中戏结缘也是出于偶然。2000年,第一次高考失败的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往北京参加艺术类院校的选拔考试。谁知,艺考过程一波三折。毫无基础的刘俞数次在初试阶段便被淘汰了,在准备收拾包袱回家时,他被告知还有最后一个学校可以一拼。当时无学可上的刘俞“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面试。出乎意料的是,由于他全程比较放松,没有任何基础的他过五关斩六将,阴差阳错地通过了面试。“初试时我既不会跳舞也不会唱歌,就做了个广播操,唱了个国歌,老师觉得我挺有意思。”刘俞说。

在得知自己通过中戏的面试后刘俞欣喜若狂,回到上海后,他却又遭遇了意外。原来他忽略了文化课的考试环节,忘了报考。在短暂的沮丧过后,中戏一个老师的电话为刘俞的人生带来了转机。这位老师当时正在组建一个导演系的预科班,一年的学制结束后可以报考中戏的导演专业,这位老师打电话问刘俞有没有兴趣参加。那年八月份,刘俞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一年后,刘俞成功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大学四年的生涯给予了刘俞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在班级里担任了三年的班长,有了艺术的梦想。刘俞回忆,当时一名老师在毕业前夕问他毕业后准备做什么,他对老师说,他要为艺术奉献终生,“我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虽然浅显,但这样的回答透露了我心底深处对艺术的执着。”

2008年,刘俞回到上海,他做过三个月的报社记者,尝试过数个职业,依然没有寻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又是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让刘俞今后十年都致力于公共文化建设。“我出生在奉贤农村,村书记知道我的情况后,问我愿不愿意留在村里做一些文化工作。我一口答应了。”之后,村书记推荐刘俞到当时的奉贤南桥镇文广站工作。“从2008年到2019年,我在南桥的文广中心,一呆就呆了十多年。”

刘俞坦言,过去的十多年他觉得很幸福,幸福的源泉便是因为他服务了最广大的老百姓。“我现在不大喜欢扭捏做作的作品,而是会考虑出品的艺术作品老百姓是否看得懂。”现在的刘俞以接近群众为第一要义,以公共文化建设为人生梦想。

这些年来,刘俞当年班上的同学有当导演的,有在学校做老师的,刘俞认为,虽然他们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都秉持着一样的文艺梦想。“对于艺术的金字塔来说,我的很多同学现在在金字塔的中上游,而我在从事公共文化,相当于是处于金字塔的中下游,直接服务的是广大的老百姓。”刘俞说。

重拾专业

创立“南桥戏剧社”为群众服务

刘俞现任南桥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奉贤区文联副秘书长,在本职工作之外,他于2008年成立了“南桥戏剧社”,为奉贤培养文艺新生力量。提及创办戏剧社的原因,刘俞表示,其初心是为了不荒废专业。

2008年,刘俞在奉贤本土网络论坛“奉贤部落”发帖,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一个戏剧社,响应者众多。2008年11月,南桥戏剧社成立,起初戏剧培训的环境很简陋,借用的是南戏创始人之一王卫的一家瑜伽馆。

最开始的几年,社员来来走走,最后留下了十几个核心成员,他们就尝试着排练话剧和小品片段,“我们自己演给自己看。”刘俞说。后来,南桥戏剧社得到了一些机会,开始陆续下乡为老人们演出,偶尔会在一些活动上进行表演。

转折点发生在2012年,奉贤区图书馆提议南桥戏剧社可以排演目标人群是学生的话剧,还愿意免费为戏剧社提供演出剧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开始编排第一部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当时我们排了有两个月,后来在奉贤区图书馆的小剧场演出。”刘俞说。

《青春禁忌游戏》连演六场后,南桥戏剧社的名声不胫而走,许多年轻人争相进入戏剧社。有了剧场,也有了人,从2012年开始,南桥戏剧社开始陆续排演大戏。“我们重实战,直接把你拉到舞台这个战场上去打仗。”刘俞介绍,历来他都是告诉社员某个月就要去演出了,大家只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可以排练,为了赶上进度,社员们每周晚上都要排练两到三次。

2013年和2015年,南桥戏剧社分别排练了公益话剧《午夜心情》和《驴得水》,戏剧社渐渐上了轨道。

“在2016年排大型原创公益话剧《桃源村纪事》之前,我们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这个组织很稳定,但松散。我们要排大戏需要一定的经费,但是我们经费的来源很被动。”因此,2016年11月,刘俞决定将“南桥戏剧社”改名为“南塘戏剧社”,将戏剧社变成一个正规的社会组织,开始按照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戏剧社。

此后,刘俞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南塘戏剧社”做成了一定规模。“一部分是排公益性的话剧,一部分是走项目化道路,我们不断承接各种文化项目,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南塘戏剧社”从单一被动依靠政府资助排戏走向多渠道自主创新文化项目。在刘俞看来,戏剧社已经形成了以自主开发公益文化项目为核心的稳定发展模式。

2016年,带有浓厚奉贤特色的大型原创本土话剧《桃源村纪事》为戏剧社获得了超高的口碑。2018年,在刘俞的策划下,南桥镇举办了“南上海民间戏剧嘉年华”,不仅给奉贤市民奉上了多部精彩话剧,为热爱戏剧表演的市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更有力地推进了非遗文化奉贤山歌剧的发展。

成立戏剧社这十年来,刘俞感到很欣慰,“南戏人都是兼职,不计较报酬,但他们在南戏都得到了价值体现。在现今奉贤大大小小的活动中,都能看到这群南戏人的身影。”刘俞表示,这几年南戏的发展得到了奉贤区文旅局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多方资助,但社员们一致决定把戏剧社的发展资金留在南戏,为南戏或者地方的戏剧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文艺立家

家庭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刘俞性格稍显强势急躁,而妻子王佳佳则温柔可亲。王佳佳是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职员,在与刘俞结婚后,她一直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无怨无悔地支持丈夫的工作,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中孩子和老人的任务。

刘俞认为妻子改变了自己许多,“我和她结婚九年,没有吵过一次架。慢慢地我被她改变,变得更加平和了,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包容。”由于刘俞深耕公共文化建设,现年八岁的儿子刘响也深受影响。除了学习钢琴之外,刘响跟着戏剧社的一位民族打击乐老师学习民族打击乐,经常会出外比赛。

由于自小跟着父亲参加戏剧社的排练,深受艺术熏陶的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在戏剧社里,刘响不是个例,许多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受到了戏剧社的文化艺术熏陶,刘俞戏称这群孩子为“南二代”。戏剧社成立十多年来,许多社员结婚生子,孩子们从小就在艺术氛围里长大,互相更是成为了好友。

刘俞家庭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刘俞的母亲俞菊妹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南桥之声合唱团,还在奉贤区老年大学学习舞蹈、打鼓和模特,退休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刘俞的父亲年轻时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爱好写诗和摄影,在工作时,常常将自己的作品投在内部刊物上,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对于目前的生活,刘俞一家人都感到很知足。“平淡是福”,曾经的北漂追梦人刘俞如今甘于平淡,“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地方文化发展好,吸引更多有专业能力的年轻人能参与到地方的文化发展中,而不是都去挤独木桥。”刘俞希望更多的专业人才能够投身公共文化建设,从专业型人才走向复合型人才,因为他认为,“学院派”的文艺青年们应该更加打开眼界,撸起袖子,投身到广袤的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公共文化这块土壤需要更多的“文艺轻骑兵”!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