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在行动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医患联手打造“复旦中山”医疗人文品牌

为需要帮助的病友传递爱的力量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志愿者为患者送去温暖。 受访者供图

这几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里活跃着一群“明星病友”志愿者,他们不仅自己积极乐观地生活着,还用行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病友传递爱的力量。

据悉,四年来,这支队伍有20人被评为中山医院优秀志愿者。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多次荣获上海市和教卫系统的嘉奖,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明星”队伍,国家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也曾多次来志愿服务基地看望和勉励他们。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换肝母女鼓励换肝母子

5月10日,对于30岁的小谢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去年4月12日,小谢母子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了亲属活体肝移植手术,90后的小谢自愿捐出近一半的肝脏来挽救妈妈的生命。2018年5月10日,母子俩一起康复出院了。

“特别感谢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给了我母亲第二次生命,让我们可以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小谢感激道,而他感激的人群中还有一对病友母女。

2018年1月,小谢母亲突发黑便、大量呕血,病情危重,当医生告知小谢肝移植是唯一可以挽救妈妈的方法时,他下定决心:“只要符合条件,我就愿意捐肝给妈妈!”然而谢妈妈却是被小谢生拉硬拽地送进了中山医院肝外科病房的。虽然小谢的肝脏可以移植给妈妈,虽然是在全国顶尖的肝移植中心之一动手术,但谢妈妈顾虑儿子的身体,坚决反对儿子把部分肝脏捐给她。医护人员请来了一对换肝母女开导小谢妈妈。“我给女儿捐肝十多年了,现在女儿很好,我也完全恢复成一个健康的人!”小谢妈妈看着站在眼前的活例子,看到儿子满脸的期盼和坚定,她终于同意了。手术非常成功,就在前不久,在医生和病人们的祝福中,母子俩开心地一起庆祝了新生“一周岁”生日。

给了小谢母子巨大信心和勇气的母女,来自该院癌症康复、移植受者病房志愿服务基地,这支队伍也是中山医院绿叶志愿队的重要力量。

重症病友缔造志愿团队

“这些志愿者的特殊性在于都曾被癌症或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等病魔折磨,都有被中山医院医务人员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的经历。”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丁振斌告诉记者,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主要是在中山医院接受肝移植和肝肿瘤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同时还有一部分病友家属,目前共35人。

志愿者队伍中的“老大哥”叫徐余宝,是医务人员和肝移植病友的“宝贝”:18年前因患肝癌合并肝硬化,由樊嘉院士带领团队为他完成了该院第一台肝移植手术,他不仅是中山医院肝移植手术“第一人”,也是目前上海所有因肝肿瘤和肝硬化而进行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一名康复者。在他之后,中山医院肝移植手术已开展数千例。

徐余宝携病友们于2013年开始在肝移植病区为肝脏移植病患进行心理疏导的志愿服务。2015年4月“转正”,由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在中山医院肝外科病房建立了“癌症康复-移植受者志愿者服务基地”。4年来他们志愿服务的范围面向中山医院东西两院区三个科室(肝内、肝外和消化科)的九个病区以及肝外科重症监护室。

“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在医院病区设立志愿服务点,为病友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徐余宝介绍,针对刚被诊断出的肿瘤病人和肿瘤转移复发病人对病情的恐惧感、忧郁感,他们深入病房,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帮助病友消除心理压力,勇敢面对现实,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战胜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去年九月的一天,中山医院消化科19病区徐护士长匆匆找到正在该病区做志愿服务的黄忠清、池美芳和徐小萼求助。原来,该病区33床病人姚先生因肠癌造口手术后病情反复,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效果不佳。对自己病情的忧虑,再加上造口带来的不便,病人情绪很消沉,家属也十分焦虑。当姚先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把心中的郁闷尽情吐露出来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志愿者们还从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专门请来了造口病种指导中心的老师同姚先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指导,对姚先生的病情康复起到了很好效果。

有位家属感叹,“志愿者讲一句话,对病人来说,有时真的比医生、护士所讲的还管用”。

医患同台传递爱与力量

丁振斌医生高度评价这群病友志愿者。“因为医务工作者太繁忙,医患双方沟通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出现沟通不顺畅甚至彼此误解。这群病友志愿者成为了患者及其家庭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和‘润滑剂’,他们帮助解决了医生和护士没有时间、甚至不擅长解决的问题。”

据悉,四年来,这支队伍有20人被评为中山医院优秀志愿者。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多次荣获上海市和教卫系统的嘉奖,成为颇具知名度的“明星”队伍,国家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也曾多次来志愿服务基地看望和勉励他们。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中山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维护器官移植受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并积极参与器官捐献的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弘扬器官捐献者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希望以自己为鲜活的例子,树立起全民的器官捐献的社会意识,将爱与希望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