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十二艺节为“文化惠民”树标杆

记者 郦亮

本报讯 记者 郦亮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今天正式拉开序幕。但是一些赛事和演出已经陆续展开。从目前来看,本届艺术节的“亲民性”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量优质的文化内容被送到市民家门口,而网络直播的首次介入,让艺术节内容的传播力大幅度增加。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之一,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无疑正成为“文化惠民”的样板。

参赛者和文化服务者

几天前,刚刚结束了本届艺术节第18届“群星奖”(“群星奖”是中国群众文化最高奖)音乐、舞蹈两大门类决赛的演员,带上行头,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上海各区,开始了他们的文化惠民演出。

在松江欢乐谷亚瑟宫演艺中心,来自重庆、湖北、贵州等8省市近200名艺术工作者为当地居民、学生团体和游客800人举行了一场演出。演出的节目都是“群星奖”的参赛剧目,包括民乐重奏《和鸣》、群舞《击壤歌》、独唱《你是一朵花》、表演唱《阿家里格啰》《就这一碗面》《美好家园人情厚》等。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按照最新的计划,5月18日至21日,“群星奖”4个门类、84个参赛作品将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开展24场基层惠民演出,这种基本全覆盖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群星奖”因为是群众文化最高奖,很多参赛者本身就来自民间,他们十分了解基层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渴望,因此也都饱含热情投入到惠民演出之中。

实现最大程度的“文化惠民”

十二艺节参演剧目黔剧《天渠》几天前在浦东外高桥的群星剧场演出。这个剧场离人民广场一个小时车程,比较偏远,观众也多为当地居民。但是由于《天渠》首次在中国艺术节中实现了演出的网络直播,演出的传播力大幅度提升。当天全剧网络直播吸引了超过36万人次观众在线观看,获得6万多点赞。

“云上中国艺术节”是今年艺术节的一大看点,也是“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核心就是采取“移动互联网+中国艺术节”的方式,把优质的艺术节内容放到网上直播,让全国人民都能共襄盛举,感受中国艺术创作的巨大进步。真正实现“人民演艺为人民”,足不出户“共享艺术节”。

除了送戏到家门口的惠民演出,以及网络直播外,本届艺术节还给剧场演出打上了“文化惠民”的烙印。

据了解,艺术节的演出票价以惠民票价为主,大大降低了市民购票的门槛。51台演出剧目的票价区间均在60元至380元不等,分60元、100元、200元、380元四档,其中中低价位的票占比超过60%。这也是票价最便宜的一届中国艺术节。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