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爱的延续 95后医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生命会有裂痕,爱可以慢慢填补。520,充满爱的一天,“95后”小吴成为了爱的修补师。他躺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这将挽救另一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为对方带去爱与希望。

作为医学生的小吴也成为了上海市第4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顾金华

两次接到电话终促成生命奇迹

早在4天前,小吴就已经先住进了医院做准备,每天一早就要抽血常规,一天打两针动员剂,动员剂的副反应让他感受到腰酸骨痛。

5月20日,在正式捐献前,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浩亮,团市委书记王宇等对小吴进行了慰问。躺在病床上的小吴历经四五个小时,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将为一名白血病成年患者带去“生命种子”。

小吴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电话还是2018年年底,当听到与一名患者配对成功时,他说自己“有点懵”,只是简单地回复:“好的,我知道了,我再了解下。”

他的懵是有缘由的。原来早在2016年年底,他第一次接到市红字会的通知电话,说与一名被救助患者初配成功。由于配对成功概率极小,这让入库不到3年的小吴有些小意外,他去入库点确认了信息,又查了不少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有关的资料,确认对自身影响不大后,还努力做好了父母的思想工作。

没想到,就在当天下午将要签署捐献知情同意书时,上午小吴接到通知,由于被救助者身体原因,捐献终止。如此一波三折让小吴和家人的心情犹如经历了过山车,也为最后的结果而遗憾。

当再次接到配对成功的电话时,小吴脑中出现了各种疑问:“还是第一次配对成功的那人吗?”“如果不是,二次配对成功在医学上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最终,他确认了这次生命的奇迹,想要捐献救人的初心也丝毫未动摇。

入库是送给自己19岁的生日礼物

与一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不同的是,小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名医学生。当时踏上学医之路的第一个生日时,19岁的他想用不一样的方式纪念。

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在小吴中学时代就有所耳闻,虽然当时并不清楚捐献过程,但他知道,这是能救人一命的好事。

那天,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他走进了成都北路上的爱心献血屋,捋袖抽了一管血,并填了入库同意书,就这么加入中华骨髓库。

开始了学医生活的小吴要比一般人更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而让他深受感触的是2015年参与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蒲公英图书馆”项目。

在中心血液大楼的一楼,他辅助为白血病患儿搭建了童书岛,在伴读志愿者活动中为患病小朋友讲故事。

他看到,孩子为了化疗掉光了头发,不能玩耍只能静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吵不闹。开心的时候,他们笑起来天真无邪,面对化疗的痛楚,他们又显示出超越年龄的坚强。

孩子的父母也都很年轻,他见过不少母亲背着孩子焦虑、忧伤,一转身看到孩子又露出了无限慈爱。

此外,在血液科的见习与实习也让小吴切身了解了白血病对于患者的折磨。“孩子们那么可爱,怎么忍心剥夺他们生的希望?那些成人患者,很多是家里的顶梁柱,生了病对一个家的影响有多大?所以这次配对成功,对我也是幸运的。在正式参与临床之前,我先用另一种方式给病人带去生的希望。”

对话

记者:为了这次捐献有特意做过哪些准备吗?

小吴:没有刻意准备,但会更注意休息,先前做起实验来要到半夜十一二点,最近就不会了。父母想给我补营养,但我觉得保持平时的身体状态就行。一周保证去两三次健身房锻炼身体。

记者:捐献前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小吴:这个月本来要面临医学博士研究生年度综合考核,不过医学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场大考已经安排我明年再考。不过6月会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医院这几天我还在看相关材料,科研方面的也在继续跟进。

记者:觉得医学生的身份对这次捐献有促进作用吗?

小吴:有的吧。身处医学院,也有学长成功捐献过造血干细胞,这次我也请教过他。医学生相互间常会调侃,我们是一腔热血填满了医学院。一直觉得,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为患者负责,为患者尽力。

[家人支持]

父亲转发“爱之歌”为儿子加油

“你自己想清楚愿意吗?”这是小吴的父亲吴先生听到儿子再次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后,问他的第一个问题。

作为父亲,吴先生很了解儿子,一直很坚持、很负责。想当初高考时,立志要当医生的儿子,填报的所有高考志愿都与医学有关。所以吴先生知道,儿子不会轻易放弃。

作为家长,他们尽力支持儿子的决定,但为人父母,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健康。吴先生说,从儿子决定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父子之间长谈过两三次,问得最多的还是:“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各种风险都了解过了吗?”最终,儿子的坚定说服了他们。

一直少发朋友圈的他,从4月25日开始,每天都会转发一首与爱有关的歌,他都会配上一句:“520,我们一起加油!”

他解释说,每天一首有爱的歌曲,给520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儿子应援,“520是充满大爱的一天。”

[共青团力量]

持续18年的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

小吴并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学生。目前,交大医学院系统已有9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其中7名都是医学生。

谈起捐献,他们都只觉得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因为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与奉献,能够在学有所成前就亲自挽救一条生命实在太幸运。

在全市,这样优秀的青年力量则更多。

自2001年起,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就与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动,发动上海热心青年共同参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分库的建设。

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副主任王蕾还记得,当时很多机关青年也积极响应,捋袖入库。

据悉,目前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当前世界上先进的根治白血病的医疗手段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同胞间寻找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可能性很小,而非血缘关系的配对相符率只有四百至十万分之一,所以需要一定基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数据来提高配对成功数。

截至目前,全国总库已有265万份人类白细胞抗原数据,其中,上海分库数据超过16万份。全国配对成功总数达到8300余例,随着小吴的顺利捐献,上海配对成功数达到了448例。

相比之前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抽取骨髓,王蕾表示,如今采用的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形式。捐献时被抽取的干细胞只是人体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干细胞会迅速复制,造血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正常,所以不会影响人的造血功能,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4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