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文化广场演出季发布又玩新花样

走进剧场如同饭食饮水

青年报记者 陈宏

    今年夏天,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和马修·伯恩舞蹈剧场《天鹅湖》经典重现。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所有的戏剧工作者,都希望看戏能成为普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如吃饭、喝水那样自然、必需。但大家只是提提概念,文化广场却在这个“概念”上动起了脑筋。今年发布2019年演出季,他们舍弃了在大剧场内正儿八经的发布,而是在一个只能容纳80人的封闭式黑匣子里,用沉浸式的表演,打造了“四季五味,秀色可餐”的感官晚宴,告诉你,走进剧场“正如饭食饮水,是生活的必需品。”

为主题服务的新花样

作为剧院里比较喜欢玩创意的一个,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每年的年度演出季发布形式,总会吸引到剧迷、媒体乃至同行的关注。今年他们果然又没让外界失望。

穿过高高竖起的黑幕形成迷宫般的环廊,80句充满诗意的台词仿佛暗语,透过幽暗的光线盘旋于两条长条桌上,指引参与者与演员共同落座于舞台。举杯祝酒后,令人屏息的光影轰然落下,300度的超长屏幕环绕住在场的每一个人,鱼贯而至的侍者带来精致的菜肴,完美呼应精彩的演出……这个场面,让昨晚现场的每个人都大感惊艳。

当然,形式再惊艳,还是需要有内容支撑。文化广场透露,今年的演出季仍然按照四季原则展开,春生、盛夏、丰秋、冬藏,四季流转,五味纷呈。正在上演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参演,今年有6部作品参与,其中不乏大咖李宗盛、周华健、林奕华等人的参与,一直在扶持华语原创力量的文化广场,每年春天的这个展演,已经越来越有分量。

而夏秋冬三季,文化广场会有大量的名剧轮番登台。今年的夏天,包括《三体II:黑暗森林》、《演员实验教室》、《白夜行》、《叶甫盖尼·奥涅金》等在戏剧爱好者心中的时尚IP轮番登场;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和马修·伯恩舞蹈剧场《天鹅湖》在千呼万唤中经典重现。秋天,一直被粉丝戏称为“缺德”的文化广场,今年终于奉上了诚意满满的《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继2014年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和2016年《莫扎特!》在上海大获成功之后,告慰上海观众连续两年“缺德”的苦恼,此外,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红与黑》、英国经典音乐剧《贝隆夫人》、和饱含东方审美的优人神鼓《墨具五色》的加盟,让这个金秋分量十足。冬天则是“年末大戏”的季节,昨天公布的年末大戏第一弹,是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这部戏名气极大。

这些戏,都将成为戏剧爱好者的“饕餮大餐”。

探索剧院经营新样式

在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当下,上海的各大剧院,越来越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场馆的出租方,确定自己的调性,打造成艺术平台,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昨天提出了一个理念,“剧院+X=∞”,即“剧院+伙伴=命运共同体”。

这体现在平台责任上,有很多范畴的意义。比如文化广场坚持的自制音乐剧,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称:“去年的音乐剧市场在一些爆款综艺节目的影响下,有些作品迎来了流量时代。但终究戏剧需要独属于自己的质感,与用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吸引观众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三年和五年后的沉淀,我们多年来以多元化姿态引进国际大戏,是希望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并开拓音乐剧的审美视野。而我们自制的小戏,则如同独具特色的小食,展现出‘小而美’的追求。”

而在公益回馈社会方面,今年是文化广场所属的大剧院艺术中心与上汽集团开启战略合作的第四年。在赞助商的帮助下,文化广场坚持公益惠民,共发售公益票34958张,占总售出票张的16%。“学生票”、“会员剧惠日”、“春夏大礼包”等活动不断,以此鼓励更多观众走进剧院,畅享城市文化福利。

此外,文化广场对于合作伙伴、对于租场的剧目方、对于希望受到艺术教育的市民,都越来越成为一个“真正的广场”。张洁告诉记者:“一个理想中的剧场,不单单是吸引观众坐下来看戏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人文空间,和品质生活有关联的地方。”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