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入近万无存款 还要以卡养卡

“月光”变“月欠” 90后过度消费后遗症在显现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实习生 陈嘉音

    虽然收入不少,许多年轻人却存不下钱。本版图片均为青年报资料图

已经工作两年的“90后”小胡,月收入近一万元,可是她非但没有留下存款,反而每月还要还卡账,陷入“实在没有钱,却不能不花钱”的窘境。

不知不觉中,“90后”已经成了消费贷款的主力军了,“月光族”变成“月欠族”的年轻人并不少见,过度消费的后遗症正在显现。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实习生 陈嘉音

白领夫妻离婚原因是双方都没有积蓄

小胡认为她已经过度依赖“超前消费”,去年工资涨了后,看上了一个一万多的包,选择了分期付款。她以为毕竟自己每个月有近一万元的工资,只需负担1260元的还款还是绰绰有余。但买了一万多的包后发现,整体的衣服搭配还需要提升,买了一堆高档衣服,她又看中了一个新出的手机。

她去年八月份做的还款表显示每个月只用还三千,可是到了今年1月份,每个月就要还八千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又开通了一张信用卡以卡养卡,滚起了雪球,这让她苦不堪言。

对小胡而言,分期付款看似减轻了购买负担,实际上每个月带来的经济压力是巨大的。

同样是“90后”的小黎现在正在办离婚,他结婚只有三年,妻子提出离婚的原因之一是双方没有积蓄。

其周围朋友好奇的是,小黎和妻子有房有车,两人每月还有2万多元的工资,怎么会没有积蓄呢?其实,小黎说,房子是妻子婚前财产,车子是贷款买的,两人每月开销很大,小黎朋友多,每个周末都要聚会吃饭逛街,看到好东西就毫不犹豫出手购买。

另外,小黎和妻子还喜欢旅游,住的都是四五星宾馆,妻子也是购物成瘾,去国外旅游更是买买买不停。没有节制的开销想收也收不了,在外面风光后回到家看到账单双方却经常吵架,搞到要离婚收场。

与此对应的是,富达国际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理财平台蚂蚁财富共同发布了《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75%的受访者为年龄介于18至34岁之间的年轻人。据报告称,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尚未为养老做准备。受访的年轻人表示,储蓄有限的最大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

“补偿性消费”给年轻人造成有钱的错觉

在销售部门工作了一年的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习惯了刷卡还卡的消费生活,“这相当于把你这个月的花费延期一个月,就像是在花别人的钱”。他说因为自己是做销售的,生活费、押一付三的房租占据了大部分的现金,接待客户时常会刷爆信用卡,出差在外也会刷爆。不过,一旦报销下不来就只能自己贴钱补上,一来二去只能靠“借钱度日”了。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消费金融课题组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居民消费信贷的客户偏向于年轻群体,18岁-29岁的在校及刚毕业的群体最多,占比36%;30岁-39岁群体占比为30%;40岁-49岁群体占比为33%;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则很少使用消费信贷。可见,年轻人的借钱消费最强劲。

“90后”还兴起了一股“补偿消费”,把以前想要但买不起的东西都收入囊中,带来“补偿性快感”后也会让他们每个月开始漫长的还款。

小王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作为一名“二次元”,她不但热衷于收集手办,更是一名coser(cosplay动漫角色的人),每隔几个月都会出一套精心完成的“样片”。“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这些动漫里的人物,现在我可以穿上他们的衣服出片,我就觉得非常开心。妖刀姬是我最近喜欢的一款手游中的角色,我用花呗的分期就可以马上入手她的手办。虽然买后要吃几个月的‘土’。”

小王说,这种“补偿消费”很容易让人迷惑,“一时半会儿看不到自己的钱在减少,久而久之造成一种自己其实挺有钱的错觉”。

专家指出,“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一些消费行为的产生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客观消费需求引发,而是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其实,补偿性消费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性消费,补偿性消费其实和冲动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样,都属于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让自己的钱包透支。

营造“成功人设” “负翁”假扮富翁

还有一些年轻人甚至通过各种借贷平台去消费,最后不仅要还本金,连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钱,白白增加经济负担。

小李有着一个让人羡慕的男朋友,他早在大学就开始经济独立,毕业后在知名企业里工作,对她也非常大方。可是交往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富翁”男友竟是“负翁”。

原来男友过于在乎自己营造的“成功人设”,瞒着所有人借贷了不少钱“充面子”。他最早在学校里念书就开始用校园贷,养成了借贷习惯。工作后愈发变本加厉,后来没法还贷只好向家人和女友坦白。小李说,“我曾经劝过他,也和他的家人一起帮他还了一大笔钱。本想着这件事情就告一段落,我也打算和他结婚的,可是他过了一阵子又让我帮他一起还贷,说是其实没有还完,之前怕我担心骗了我。后来我也发现他有很多事情都在骗我,于是就和他分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借贷消费往往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还不上钱,征信报告就会有污点。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现在征信很多都用到了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儿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拿来看看。”

事实上,年轻人不一定可以马上达到“财务自由”,但要尽量做到“财务健康”。一年到头买买买的欲望,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外语学院的毕雪飞教授认为,积极消费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把借贷而来的美梦当成现实,那么梦醒时分,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