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乐业·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实行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技能人才培养采用“1+X”模式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更多学生通过学、练结合的方式提升技能水平。

    受访者供图

在技术技能青年培养之路上,如何围绕社会变化发展与青年人自身能力特色打造多元化、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开始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和“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1+X)”制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开始,将摆在教学源头的难题进行实践型改革。在新方案下,上海职业院校中又会优化哪些新的教育模式?记者了解到,部分学校将落实“学历+能力”制度改革,并围绕产业定位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学历+能力:

打破实训室与教室边界

新发布的《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推进专业建设计划和“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1+X)”制度改革。记者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学校将针对《实施方案》落实学历加能力制度的建设。具体说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学生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取得毕业要求总学分数,且至少取得一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方能准予毕业。院长杨秀英介绍说,在“育训结合、书证结合”过程中,教师会探索让学生获得引领行业发展、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企业的单项技能证书,并将继续拓展证书领域和类型。

在职业能力教育中,教、学、练三环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涉及到动手类专业人才培养。记者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了解到,近几年,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工地行走课堂”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目前建有BIM技术、装配式建造、养老服务、智能管理等4个产教研协同发展中心,智能化楼宇、钢结构安装、人机工程、文物分析与保护等91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室,还有1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71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可以得到充分训练。同时,校园内的教室和实训室的边界已经在教学环节中逐渐“打通”。具体说来,学生理论课可以直接在专业实训室中上,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学生在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对专业理论知识也有更具象的理解。

1+1形成合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

“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在校学生也更需要进入企业了解如今展陈行业的新需求。”在上海励展展览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凯看来,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职业学校合作对企业和校方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介绍说,学校与上海建工集团、临港集团、励展博览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漕河泾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学院,作为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促进校企协资源实质性共享,“2019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加快促进联合学院、产教研平台建设,加大项目引进,联合开发标准,建设课程资源,持续增强技术技能积累和成果转化。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共同体,促进技术和人员、课程资源、设施设备、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培养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服务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实施方案》出台后,校企共同创办研究所,企业人员与教师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实现成果转化,同时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支撑,实现校企双赢。2019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成立产教研合作中心,增强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深度合作关系;探索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持续建设大师工作室,推进行业领军人物进校园活动;规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流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途径始终在探索。

据介绍,自2012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豌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景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思萌特物联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先后创建了“学生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室”等多个学生工作室。校企共建工作室运行机制,包括工作室组织架构,运行管理、日常管理、安全管理、项目管理、保密协议、学分置换和考核评价等制度,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此外,工作室引进了企业文化和真实工作环境,学生采取轮岗制进入行政部、开发部、培训部等部门。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发企业项目,开展专项培训。学生在工作室用真实技术开发真实项目,学习实际管理经验、体验真实企业文化,逐步养成企业员工具备的行为规范。工作室学分置换。工作室在学期初根据本学期学生开发项目与课程的知识能力匹配度进行分析后,确定学生在工作室开发的项目与相关课程置换学分,严格按流程办事,学生填写学分置换申请表,报工作室、二级学院审核后,经学校教务处审批同意后纳入教学计划并实施,工作室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项目完成质量给予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再优化:

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据介绍,在上海市教委的政策指导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一步酝酿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目前上海职业教育正不断探索中高贯通、中本贯通和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0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为上海市首批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专业。此外,学院联合了体制外12所中等职业学校共同试点15个专业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该校与上海电机学院实现了中本贯通。2017年、2018年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机学院实现了高本贯通。在经过中高、中本、高本贯通探索后,校方发现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职业发展的后劲更强。在此背景下,学校也试图探索五年一贯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

此外,人才培养过程中,技能竞赛也会逐渐深化教学影响。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在近年来逐渐走入上海市民的视野中。因世界技能大赛绝大多数参赛项目要求比赛者年龄小于22周岁,这一比赛也成为面向青年技术技能人才应用能力的“试金石”。作为人才培养方,上海高职类学校选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以赛促优”。从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出发,培养一批企业用得上、技术技能用得强的青年技术技能小将。

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专业建设

“我校将围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三大领域,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优质专业群。城市建设类专业要体现实力,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朝着智慧城市、智能建造、绿色建设方向交叉复合;城市管理类专业要打造特色,适应超大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融合创新;城市服务类专业要创出品牌,紧扣经济社会需求,错位发展,努力达到同类专业前列。”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看来,应用型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技术技能人才不可或缺。叶银忠表示,在学校专业建设中,特别要瞄准产业链和岗位群的发展态势,确立专业群与产业链和岗位群紧密对应的建设逻辑;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找准各专业群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建设路径。

在改革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立足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课程集群建设,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具体说来,包括适应建筑行业产业升级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态势,学校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构造BIM技术的课程群;对接上海市政府推进养老服务建设的需求,在护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中开设健康照护、老年社会工作等课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