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发布

上海注册志愿者注册率10年连涨

在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前夕,昨天,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18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调查显示,2018年,上海注册志愿者注册率达到16.60%,比2017年上升了1.62个百分点。这说明上海的志愿服务越来越深入人心,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志愿服务精神被更多人所接受。与此同时,“社区服务类”志愿服务最受市民青睐。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时间兑换机”吸引更多居民投身志愿服务

此次调查显示,从市民最希望接受的志愿服务类别以及最希望接受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提供的志愿服务类别来看,社区服务类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21.9%和33.5%,这说明便民型的社区服务类志愿服务最为市民需要,最受市民青睐。

长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2018年3月,徐汇首个志愿服务时间兑换机落户长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进行条块联动的“志愿服务支持激励”项目稳步推进。据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时间兑换机”运行之初,街道对整个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摸,组建各类微信群,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根据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小黄人”护校队作为“时间兑换机”的第一批试点团队,他们将积分兑换成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这一模式很大程度地激励志愿者们持续参与志愿服务。街道以“时间兑换机”为契机,不断扩充长桥街道志愿服务工作站,挖掘基层的新生志愿队伍。其中“长桥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去年一共运行了5个项目,吸纳新成员47名,服务时长累积1440个小时。 “‘时间兑换机’的推出,让志愿者握在手里的‘积分’找到了它真正的去处,让‘积分’成为爱心循环的手段,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因此受益,吸引更多居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数据连连看]

2018年上海注册志愿者注册率达到16.60%

从上海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的注册率来看,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2018年,上海注册志愿者注册率达到16.60%,比2017年上升了1.62个百分点。这说明上海的志愿服务越来越深入人心,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志愿服务精神被更多人所接受。

对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调查显示,2018年排在前三位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社会阅历”,占比分别为28.0%、25.4%和18.2%。

46.4%的市民接受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提供的志愿服务

从市民接受居住地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的情况来看,2018年有46.4%的市民表示接受过服务,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高出36.4和30.1个百分点。市民接受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比例的快速上升说明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不仅完成了硬件建设,而且服务功能得到切实发挥,真正做到了服务基层、服务市民。

对于未来是否希望接受志愿服务,2018年有48.4%的市民表示“很希望”,远远高于2016年和2017年的比例,此外,还有36.4%的市民表示“比较希望”,可见,市民未来接受志愿服务的意愿在持续快速增长,说明志愿服务已经得到市民的高度认同,市民对未来的志愿服务有着较高期待。

81.3%的志愿者表示愿意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项目

由于2018年底上海举办了进口博览会,因此志愿者和市民表示愿意参与“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项目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81.3%和78.5%。此外,有47.8%的志愿者和39.3%的市民表示愿意参与“交通大整治”项目,46.6%的志愿者和43.0%的市民愿意参加“生活垃圾分类”项目,34.3%的志愿者和28.1%的市民愿意参加“烟花爆竹禁燃禁放”项目,27.8%的志愿者和23.6%的市民愿意参加“河道治理”项目。可见志愿者和市民更愿意参与具有时事热点以及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

71.9%的志愿者认为需要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从志愿者选择的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时间银行’制度,将来换取相应服务”和“提供求职或求学使用的服务证明”,选择比例分别为25.9%、24.5%和20.7%,可见“信用鼓励”和“服务激励”是最受志愿者青睐的激励机制。

上海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修订《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从志愿者认为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内容来看,排在首位的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选择比例为71.9%,排在第二位的是“志愿者的权利义务”,选择比例为52.3%,排在第三位的是“志愿服务社会氛围营造”,选择比例分别为43.2%。可见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以及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是志愿者认为最需要完善的内容。

[专家解读]

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志愿者的热忱度和活跃度越来越高

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裘晓兰向青年报记者介绍了这份调查出炉的初衷,据其介绍,主办方于2018年底联合开展了面向全市注册志愿者和市民的问卷调查,共获得志愿者有效样本7943份,市民有效样本1671份。总体而言,2018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注册志愿者人数和注册率逐年上升,注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保持持续上扬趋势,志愿者热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市民接受志愿服务的意愿不断攀升。“我们发现在上海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2018年上海注册志愿者注册率达到16.60%,且志愿者的热忱度和活跃度越来越高。注册了没参加活动的‘僵尸志愿者’的比例在降低。”

据裘晓兰介绍,此次调查显示,“社区服务类”志愿服务最受市民青睐,也是上海志愿者服务的一大特色。至于服务项目的类别则呈现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年长的居民希望得到照护类的志愿服务,上班族则希望能提供幼儿接送、给长辈送餐等服务。且不同地域,商品房和老旧小区需要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类别也有差异。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年轻人有很多金点子,倘若能好好发挥,能凝聚更多的志愿服务力量。”裘晓兰介绍说,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化在进一步拓展,逐渐脱离了行政化的特征。“我们曾询问过一些受访者是否知道怎么注册志愿者,如何申请志愿者项目,有个别人表示不是很清楚。未来,有关部门可以研究如何让市民更为便捷式参与志愿者服务,扩大知晓度。”

■A04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