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每年出海280天以上,8年来执行抢险任务近百次

“救捞功臣”劈波斩浪屡挽危局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工作中的徐卫国。受访者供图

每年出海280天以上,2010年以来执行抢险救助任务近100次,出动率100%,救助成功率95%以上,救助遇险人员200余人,救助遇险船舶价值数十亿元……东海海域的重大救助和保障任务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这就是东海救助局救助船队船长徐卫国。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年均执行海上救助任务10余起

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徐卫国与他的团队拯救了逾千名海上遇险人员,挽救了数亿元船舶资产。担任救助船长以来,他曾指挥执行多次重大的救助抢险任务,年均执行海上救助任务十余起,救助出动率100%,救助成功率达95%以上,为维护祖国海上交通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救捞行业,“救捞功臣”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它的评选标准简单却也十分严苛——不分资历深浅,无关职位高低,考量的是个人一段时间内参与救助事件的难度、参与次数和救助人数。2011年,徐卫国被评为救捞功臣。荣誉的背后,是他每一年都几乎全年无休在船上待命、一次次劈波斩浪的辛苦时光。

2016年3月8日,强冷空气突袭东海,海上风力高达12级,长江口水域来不及躲避风浪的船舶纷纷走锚。徐卫国此时刚刚完成“新弘盛1号”轮救助,已经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了。当晚的狂风巨浪中,传来“金海西”轮焦急的喊话:“我们快要撞上沉船和中日国际海底光缆了,请求快速救援! 请求快速救援!”

纵有多年大场面的经验,每每听到这样的呼救还是会让徐卫国有些焦灼,而此时,巨浪已经让救助船单边横摇达40多度,甲板上带缆的兄弟们也一次次被巨浪拍倒。

容不得丝毫犹豫,凭借二十多年丰富的救助经验,徐卫国果断调整船位,朝遇险船驶去。

8海里、5海里、3海里……千钧一发之际,徐卫国指挥船员迅速将缆绳系固在“金海西”轮上,后者距离沉船位置仅仅剩下0.5海里。“金海西”轮和船上的25人终于得救,中日国际海底光缆逃过一劫。徐卫国这才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此时的他,又度过了一个不眠夜。

参与马航搜救等重大任务

作为一名救助人,徐卫国的身影也曾出现在多次重大专项任务中。2010年5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徐卫国所在的救助船舶在上海周边海域进行为期6个月的应急保障,为世博会安全、圆满的召开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13年6月神州系列十号航天飞船发射,徐卫国所在的救助船舶按上级指示,到达外围指定海域进行发射任务保障。其间,他率领团队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各项训练演练和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了海上应急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此外,他还不负重托,以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带领船舶出色完成2014年亚信峰会、2014年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等一系列重大保障任务。

评价一个船长,最关键的无非两点,操船能力和管理能力。徐卫国的技术就常常令在场“观众”感到惊艳。

2016年6月,徐卫国前往南印度洋接任“东海救101”轮船长执行MH370水下搜寻任务。为了使工作无缝衔接,原则上他要与上任船长进行全面细致的工作交接才能正式接手。然而天公不作美,徐卫国搭乘的飞机改签三次才勉强赶上“东海救101”轮开航时间。于是,短短几句交代,他便仓促上岗。“他可以吗?”因为搜寻海域情况非同一般,船上外籍技术人员对初来乍到的徐卫国直接提出了质疑。

但是当他稳稳地将“东海救101”轮驶离勉强容下该船的狭窄航道时,高超的操船技术立刻惊艳全场,而这种认可在不久之后的一次风暴指挥中再次升级,也让徐卫国从他们口中的“Mr.Xu”变成了“Super Xu”。

2016年1月11日至12月23日,“东海救101”轮代表中国政府,远赴南印度洋,执行马航MH370失联客机水下搜寻任务。此次马航搜寻任务是交通救捞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海域跨度最大的一次搜寻,使命艰巨、意义重大。

曾经最年轻 现带出20多位骨干

20岁的徐卫国第一次随船出海救人,强烈的晕船感让他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上岸就不干了”,而上岸后他非但没有就此离开,还从实习三副一路过关斩将在32岁时成为东海救助局最年轻的救助船长。

他时常对周围人说船长要懂得“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即风流、气象、水文、航道等情况;地利,则是对船舶基本性能的了解,诸如侧推用多大功率,哪些设备时间长了会发热,在冬季又有哪些设备使用前需要预热等;而人和,即团队的配合。

有了这样的自我要求,虽然对辖区已了如指掌、对险情处理已有丰富经验,但徐卫国却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仍坚持在船期间每天到甲板上下检查一番。工前会上即便没有工作布置,也要去听上一听,茶余饭后和大副、老轨、水头聊上一聊。

十年劈波斩浪,2015年,徐卫国带领其他4名船员一起组建了技术创新工作室,虽然他们中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要参与各种任务,但工作室仍坚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技术攻关、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实用型专利“一种遥控式密闭无人救助艇”,实施了十多项船舶小改革项目,在《航海技术》《航海》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技术研究论文,涉及溢油回收、大风浪救援、AIS新标定位技术研究、救助船舶物资管理等诸多领域。这些年,经他带教,5名船员成为救助船长,20多名船员成为救助骨干和岗位尖兵。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