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改革开放40年40人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走出国门看世界到让世界看到中国看到上海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燮君:改革开放40年,上海的文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黄艺 制图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文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博物馆变多了,博物馆的展陈丰富精彩了,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将去博物馆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博物馆情怀与日俱增。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燮君当了十五六年上海博物馆馆长,九年上海市文广局党委书记,还担任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顾问总策划师,并且担任了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两个馆的馆长,他还是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可以说,陈燮君是文博事业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也是亲历者。青年报记者日前专访了陈燮君。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博物馆三大传统功能现代化的实践

如果说,过去在很多观众眼里,参观博物馆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那么现在参观博物馆不仅十分必须,而且简直很值得期待,这恐怕是改革开放40周年博物馆观众心态的最重要的变化。

在陈燮君看来,观众心态的变化,与博物馆运营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999年初,陈燮君结束了3年半在上海图书馆的领导工作后,到上海博物馆担任馆长。此后,上博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展览,将展览办成了社会热点。

2002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多次国宝展。2002年的晋唐宋元国宝展,因为汇集了《清明上河图》等名作而成为社会热点。2004年的周秦汉唐国宝展,将文博大省陕西的各大博物馆国宝几乎悉数请来。2006年的中日书法名品展被称为第三次国宝展,很多名家真迹都是难得亮相。此外,上博还举办了元青花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等。每次展览都是万人空巷,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青年报记者就亲眼看到,有些观众为了看《清明上河图》一眼,排上四五个小时的长队,也在所不惜。看展览成为了人们一种心理依托,很多观众以看展览为荣,一个展览即将落幕,竟会有一些恋恋不舍的情绪在弥漫。

这都是上海过去前所未有的场面。国宝展的火爆,让上海文博界敏锐地意识到了观众对于尖端展览的强烈渴望。看来并不是观众缺乏参观博物馆的热情,之所以如此,其根由恐怕还得从博物馆自身寻找。

陈燮君告诉青年报记者,其实自国宝展后,上海的文博界也一直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些思考关乎博物馆的定位以及博物馆的运作方式。最终对博物馆三大传统功能现代化转变产生了共识。其一,是博物馆对文物的收藏保管功能要转变为借助于新技术的文物收藏保管功能。其二,研究功能转变为形成学科发展优势的研究功能。其三,社会教育和展示功能转变为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和展示功能。

这第三点共识,应该说与上博那一段时期的“展览旋风”是有一种很密切的关系的。什么是“面向现代社会”? 在陈燮君看来,现代社会的博物馆观众与过去的观众不同,他们对展览有着自己的审美和判断,所以博物馆要实现教育和展示功能,就必须在展览上,在教育的方式上不断创新。也应该说,正是由于上海文博界的不断创新,那段时间,市民的博物馆意识被培养起来了,他们越来越渴望文博介入自己的生活。

上海的博物馆总能领风气之先

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上海的文博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上海的很多观念和做法总是领风气之先,成为万众瞩目的标杆,上海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8年上海的一些公立博物馆陆续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上海的公立博物馆大多从建馆起就是买门票的,花钱看展览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这次免费开放是一个全国性的行动,取消了收费,这对于提升全民参观的博物馆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上海的很多博物馆都很有名,常年人头攒动,人气爆棚。这些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之后,如何掌控局面,确保博物馆运行的平稳安全,这成为了免费开放能够真正实现的关键所在。陈燮君告诉记者,这个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免费不免票”。所谓“免费不免票”,就是观众入博物馆虽然不收费了,但依然是凭票入内。通过发门票的方式,博物馆可以控制客流,实行有效的管理。结果这个举措大获成功,使得上海的博物馆即便在重要展览的大客流面前,也依然能够泰然处之,平稳有序。这个对全国各大博物馆启发很大。

陈燮君对青年报记者说,上海文博界的一些做法,之所以总是能够开风气之先,获得同行和观众的拥护,说到底就是坚持了一条“以人为本”。想尽办法和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合作,让世界上最好的文物到上海展出,大幅度提高展览的层次,让观众大饱眼福,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博素养,这当然是“以人为本”。上博坚持不挂复制品,让观众看到的全部是真迹,这也是“以人为本”。针对一些热门展览中观众爆棚的局面,上博加开夜场甚至通宵场,这自然也是“以人为本”。

上海的“以人为本”不仅针对观众,也针对捐赠者。今年上博已经先后接受了香港著名文物收藏家朱昌言后人,以及华人文物收藏家李汝宽家族的文物捐赠。应该说,改革开放40年,上海各大博物馆藏品能大幅度增加,与来自收藏家和民间的慷慨捐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藏家之所以愿将毕生珍藏捐于上海,与上海善待收藏家的做法直接相关。

陈燮君告诉记者,过去博物馆大多声称要“保管好捐赠品”,但是他在上博工作的时候领导班子就进一步提出要“善待收藏家”。上博有镇馆之宝大克鼎,来自于潘达于老人代表潘家的捐赠。潘达于在1951年在捐赠大克鼎的同时捐赠了大盂鼎。出于感谢,上博对潘达于老人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照顾。潘老想回苏州居住,上博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其在苏州买房;潘老生病,上博热情照顾;在2004年,在庆祝潘老百岁生日的时候,上博让大克鼎和大盂鼎重聚。这种捐赠者与博物馆之间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佳话。善待收藏家,又何尝不是“以人为本”? 又何尝不是收藏家们慷慨捐赠的缘由?

从走出国门看世界到让世界看中国

在上海世博会筹办那几年,陈燮君担任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顾问总策划师,并且担任了世博会博物馆和城市足迹馆两个馆的馆长。担任馆长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陈列展览的策划,许多展品都需要向世界著名博物馆、国内各大博物馆借展。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名字命名,在1851年伦敦博览会结束后,为纪念并保存历届世博会的精髓,后续利用了伦敦博览会的一个展馆,并在其中收藏了从1851年到1901年之间的世博珍品。这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幅创作于1852年的油画,它反映了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开幕式盛况,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甚至在该馆内展示用的这幅油画都是复制品。但是在和陈燮君团队接触之后,V&A博物馆馆长马克·琼斯决定拿出真迹,到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去展出。

在上海世博会整个策展的过程之中,陈燮君带队最终从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罗丹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艺术中心,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和国内各大博物馆中为两个展馆借来了330件文物,其中约90%是首次在上海展出。而且没有任何借展费。这些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珍品成为了让世博会观众大饱眼福,也成为改革开放40年上海文博史上的精彩话题。

其实上海文博界对外交流中像这样的盛事不限于世博会。2008年,世界著名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及代表,与中国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的馆长在上海齐聚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让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变得更频繁有效等问题。并宣读了《全球博物馆联盟协议》。这些馆长都是世界文博界的著名人物,平时出席一位都会引起轰动,像这样齐聚一处开会,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上海文博界是走出国门去看世界,开拓了自己的眼界,那么进入21世纪的这些年,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争相来看中国,来看上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陈燮君说,在过去中国的博物馆馆长出国交流,对方博物馆能出来一位东方部主任接待就已经算不错了,可是现在是“平等交流”。

陈燮君对青年报记者说:“我觉得这一系列重要变化的背后,正是中国的日益强大,以及上海文博事业的蒸蒸日上。上博之所以那么多世界著名文物,没有中国国力的增强,上海这座城市魅力的凸显,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的。

博物馆也可以加强休闲功能

陈燮君1999年初来到上海博物馆工作时,上博位于人民广场的新馆刚刚建成3年多,当时这在全国也是著名博物馆了。但是随着岁月的推进,上博东馆的建设是历史的必然。

上博东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东馆计划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届时很多深藏库中多年的珍贵文物都有机会与观众见面。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文博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陈燮君虽然已经从上博馆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但他依然在思考着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陈燮君对青年报记者说,博物馆有收藏、研究、社会教育和展示三大传统功能,这三大功能都是公认的。但是在此之外,陈燮君认为还应该再加上对于休闲功能的探索。“我在世界博物馆联盟大会上也说博物馆应增加休闲功能的探索。来博物馆休闲一下,感受一下浓郁的文化气息,当然也是可以的。”陈燮君对上博东馆增加了休闲区域表示赞许。

另外,陈燮君认为,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有了大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涵盖各个领域,对市民的文化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可是还是有空缺需要填补,那就是应该加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2001年发现的志丹苑是保存完好的元代水闸遗址,并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9年建成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这是上海第一个遗址类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有一些生态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陈燮君认为,上海也有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基础,建立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种传承。

[相关链接]

陈燮君谈文博事业管理者的素养

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陈燮君正在准备他和女儿陈颖于八号桥艺术空间苏州河畔1908粮仓举办的“敦煌意象”父女油画展。参展的121幅作品,都是父女这些年数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写生、研究后创作完成的。陈燮君、陈颖的作品庄严且生动,颇具艺术感染力、视觉震撼力。

绘画创作是陈燮君现在一项重要的生活,即便是在担任文博界领导职务时,这个爱好也从来没有放弃。陈燮君每次去外地开会,也都带着写生包,坚持写生创作。

在陈燮君看来,改革开放40年,上海的文博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与文博事业管理者们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有很大关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是保证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陈燮君认为,管理者除了提高专业水平外,还要博学。陈燮君藏有10万册图书,每天阅读不止,阅读涉面很广。这也就保证了管理者的知识面和宽阔的视野。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