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那年,我们正青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后出任三所大学的校长俞立中:见证中国高等教育从复苏到跨越式发展

教育不仅仅改变了自我,更将成就更多的时代青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还先后担任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被学生誉为“最亲民校长”“最有魅力的校长”。而今,他依然深耕高教界,为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而孜孜以求。“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俞立中自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推动者。教育不仅仅改变了自我,更将成就更多的时代青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为参加高考曾一边干着农活一边背着抄在手心里的公式

“如果没有40年前恢复高考的决定,我的人生道路可能完全不同了。”坐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俞立中回望起40年前的自己。在他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教育起步。“做出恢复高考的决定,从社会广纳可塑之才,表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因为特殊年代的关系,当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时,最振奋的大概就是那一大批积淀在社会上又有着强烈上学愿望的青年人了,他们清晰地知道这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期待着通过一次公平的选拔改变命运。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此后的前程。

那批77级、78级校友也由此肩负起特殊使命以及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承载着科教兴国和民族复兴的大任。他们中涌现出一大批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金融界等领域的精英,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俞立中是其中的一员。

回忆起初中毕业时的光景,俞立中笑言,最初的自己甚至没有去考高中的想法,“我自己填的志愿是中专和技校。那时一心想着独立,如果自己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早点去工作了。”俞立中说,得知他的“擅自决定”,当时父母特别不理解,还找了他们的朋友来规劝他。最终,是因年龄不到报名的要求,志愿被驳回。峰回路转下,16岁的俞立中就这样去市西中学读高中了。

青葱美好的高中生活才过了一年,还来不及真正想想自己的未来,学校就停课了。三年后,俞立中的知青岁月也开启了,他去往了黑龙江长水河农场务农。“说实在的,刚停课时,我们这些孩子还没有意识到究竟会是什么后果,突然之间不用‘苦读’,还觉得有些许新奇呢。直到一段日子后,发现人生没有学习的机会,内心才有了惶恐,于是只想要发奋和改变。”

时间越久,俞立中就越发现自己懂得的知识太少,渴望学习的心变得愈加迫切。黑龙江的农耕生活非常艰苦,很少有空余时间,能到手的书也极少。一旦借到一本书,大家会竞相传阅,躲在帐子里打着手电筒加紧阅读,便是一天里最享受的时光。“其实看到的书很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有,但要系统的学习肯定是不可能的。后来,我也只能去看一些教如何烧菜的书了,便造就了我的厨艺。”俞立中笑道。

俞立中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黑龙江省大约有十几万人报名,为此省里组织了初试,从中选拔了6万人参加国家高考。他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准考证。虽然准考证上的“姓”都被登记错了,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让他一直珍藏至今。

俞立中回忆,在确定有了报考资格后,农活依然不能少干一分一毫。夏季的黑龙江白天很长晚上很短,大家从晨曦微露一直忙活到披星戴月才收工,一日三餐都在地里吃。别人晚上睡觉后,俞立中就打开手电筒看辗转借来的高中课本,做习题。需要记牢的数学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只能写在手心里,白天一边干活一边摊开手掌或背诵或琢磨。

走上校长岗位是偶然,自己更愿意做老师

“那时的记忆力真是不错,过目不忘。在那样‘无路可退’境地下爆发出的潜力,也许真是无穷的。”同时,他还会帮助其他同伴共同复习迎考。

在初试中,俞立中以黑河地区理科第一名入选参加国家考试,而后又在总分500分的高考中以421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华东师大是俞立中的第一选择。他坦言,首先,他想回家乡上海上学;其次,自己作为已是29岁的理科生被时任华东师大校长刘佛年的一句话所吸引:不管学生多大年龄,只要过线的我就要。俞立中也观察到,从77级学长的情况来看,年级偏大的考生也更倾向华东师大。这都坚定了他的报考志向。

至于专业选择也有一个小故事。作为一个理科生,俞立中的第一志愿是化学,第二志愿才是地理学。但由于他的右手中指在农场劳作中被机器轧掉了一段,可能影响化学实验操作,没有录取到化学系。不过,他后来还是很感庆幸,地理学不正是华东师大最强的学科吗!

那时的大学校园,如饥似渴、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蔚然成风。丽娃河畔的晨读,阅览室和自习教室的抢座,晚自修到点后被赶出教室,熄灯后在宿舍过道的苦读,那都是铭刻着的青春记忆……

人生的规划中,俞立中从来也没有想过会走上教育管理者的岗位,在他看来,选择当一名教师会是一条很适合自己的路。毕业后,俞立中留校工作,并得到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去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重返教师和科研岗位。

1994年,华东师大党委打算从一线教师队伍里选拔一些合适的教师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时,俞立中就在考察名单中。彼时,俞立中在参与筹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倾注着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多次婉拒从事管理工作。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通过后,党委领导再一次找到俞立中,“学校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优秀的管理人才,这也是教师的责任。”领导的话语重心长。

就这样,已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俞立中似乎也没有任何推诿的理由了,他接受了学校的任命,带着科研业务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一名“双肩挑”的干部,从校长助理、科研处长起步。所谓“双肩挑”的概念是什么?那就是上班时间做行政工作,晚上的休息时间或是周末和寒暑假再能去考虑如何在学术上提升自己。

一开始,俞立中并不太适应,但坐在什么位子上就该有其应有的样子。投入时间,用心摸索,一年后,俞立中被任命为副校长,而后担任了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直到一手参与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备和创建,并出任上海纽约大学的首任校长。

见证中国高等教育从复苏到跨越式发展

关心学生发展,与学生沟通互动,亦是深烙下俞立中鲜明风格和人格魅力的管理之道。在他先后担任三所大学校长的时光里,他总是紧跟时代潮流,玩转得了BBS、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他也是上海第一位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的大学校长,直接与学生对话,并在毕业季里总是自愿站成“一座雕塑”,乐呵呵地与毕业生合影。不知不觉间,他也早已被学生们誉为了“最亲民校长”“最有魅力的校长”。

其实,从自己进入大学读书开始,无论是后来的留学,还是出任校长,俞立中亲历的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复苏、发展和提升。学生规模和教师队伍的扩大、办学层次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校舍条件和校园环境的改观,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这无不让俞立中深切感受着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宏大图景和时代脉搏。他由衷感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最快的。

根据教育部的披露,近五年来,中国教育上了一个大台阶,人们的需求也发生质量型的转型。过去人们是想上学,现在人们想上好学。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预期到2020年要突破50%,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由此,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俞立中说:“在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已形成了公办大学、民办大学、中外合作大学‘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格局。”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内地学生上大学,过去只有“出境留学”和“内地升学”两种选择,“中外合作办学”则提供了第三条路径。

截至今年6月,正在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42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共1090个。与此同时,今秋,伴随着昆山杜克大学首届本科生的入学,“不出国的留学”大家庭里迎来最新一名成员。至此,经教育部批准,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办的中外合作大学已有9所,其中一半以上落户长三角地区。

“诚然,这些改革中的教育,诉说的是教育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仅仅关注在学校、合作项目数量上的变化,更应该关注的是在办学质量方面、水平方面、特色方面的提升。”在俞立中看来,这是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质量、水平和特色的凸显,首先要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

“同样,我们也不能一味去追求发表多少论文,而是要更多叩问,研究的成果能否推进社会进步,社会文明和人类发展。这其中需要创新来驱动,从而把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水平和科研的水平拉升到新高度,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面向新问题和新挑战。”俞立中强调,不同的发展阶段,着眼的重点是不同的,如若在新的发展阶段还是按照老的思维方式,那终究会走向一条死路。

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路途中积累改革经验

在历任了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后,俞立中出任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美两所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国际化大学,同时也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要达到与纽约大学相同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这被寄予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厚望,在招生上,中国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但有别于仅以高考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录取方式。

俞立中说,上海纽约大学创建的意义不在于中国又多了一所大学,它的价值体现在“探索”“改革”和“创新”上。上海纽约大学旨在建成一所世界级的,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学科兼有的研究性大学,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典范,这条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

作为一个探索者,俞立中在上海纽约大学的6年里没有寒暑假概念。这些年里,他和同事们把更多的心血投入到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核心的学校发展中,体现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培养模式。他和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必须在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取得共识,他戏称为“这好比两个身体一个脑袋”。中美双方的充分沟通,相互理解,齐心协力按照高标准实现学术目标和培养目标,是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基础。

2017年的初夏,这里走出了首届毕业生。当时,中国学生的就业率是100%,其中,49%直接就业,51%去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有9名学生还拿到全额奖学金直接攻读博士。从传统评价标准来看,第二届毕业生的成绩单则比首届学生更为漂亮。坦率地说,这让俞立中颇感欣慰和自豪,但他看重的不仅是这些数字。

“我们的学生富有创造力,适应性强,对于如何打造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很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该怎么努力,这一点,特别的珍贵。”在俞立中看来,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对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正确人生观,发挥着积极影响。上海纽约大学也为中国走向世界,培养了一批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乐于搭建中国与世界纽带的各国青年。因而,他也一直不吝赞扬学生们就是和学校一起成长起来的“先驱者”,并深信学校的“探索、改革、创新”精神也一定融入他们的DNA。

实际上,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与前进,也始终为大家分享,向本土教育开放。从上海纽约大学陆家嘴校区2014年建成后,仅校办接待的各类来访人员就有两三万人。更为直接的是,从办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华东师大每学期在上海纽约大学全程听课的教师有20位左右。这样近距离、全过程的观摩学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通过比较和思考,他们也对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建议,这正是华东师大合作举办上海纽约大学的目的之一。而今,这项“福利”也已经辐射到上海的几所市属高校。

在上海纽约大学办学过程中,俞立中个人也希望继续总结经验,以期更好地为我们自己本土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服务,使之开花结果。

“改革开放的40年给了我们这一辈很大的舞台。改革开放再出发,这是又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时代。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更好的机遇,也提出诸多挑战。只有勇者,在机遇面前才会直面挑战,通向成功的彼岸。”俞立中寄语道。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