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2019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闭幕 50多支队伍晋级全国赛

“明日之星”启程追梦 精彩刚开始

青年报记者 朱筱丽 郭漪 徐红清 陈思焙 见习记者 粟瑶

    参加DI大赛收获的不仅有荣誉还有友谊和改变。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张瑞麒 常鑫

    2018-2019DI上海赛闭幕。

为期两天的2018-2019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昨日在黄浦区卢湾高级中学画上圆满句号。这项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市16个区200多支幼儿园、小学、中学和中职校的队伍同台竞技。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上虹中学、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中心、卢湾高级中学、商业会计学校等50多支参赛队晋级全国赛。青年报记者 朱筱丽 郭漪 徐红清 陈思焙 见习记者 粟瑶

现场

五大类挑战侧重调研

DI是一个充分体现动手动脑相结合、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教育项目,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在今年五大类挑战中,参赛队员们用创意诠释赛题,一个个奇思妙想精彩纷呈。

东道主之一的卢湾高级中学有三支队伍参赛,其中参加挑战B医学之谜的AGF战队获得该组别第一名,参加挑战C游戏登场的头号玩家队获得该组别第二名。挑战B属于科学类挑战,参赛队需调研人体并呈现一个关于医学秘密的故事,还需要在表演短剧的某个场景中,用两种及以上的视角呈现。AGF战队调研了老年化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阿尔茨海默病,创作了一个“圣诞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后”所发生的曲折而暖心的故事。

记者发现,调研在DI各项挑战中都越来越重要。参加艺术类挑战C,队员们要调研游戏,参加即兴表演类挑战D人头朝上,队员们需要调研历史人物。

卢湾高级中学参加即兴表演类挑战的七位同学均来自高一,且是第一次接触DI赛事,而今年挑战D的赛题和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反转的要求:队员们赛前调研了全球范围硬币上的历史人物头像,到了比赛现场才知道话题,当场抽取两个人物头像,创作一个即兴短剧,它必须包含人物头像的一次冒险之旅,并且要在喜剧与悲剧之间有一次反转,反转以后的剧情不能有语言表现。这项挑战对于队员的探索研究和临时反应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赛场上十分钟不到的激情创意,赛场下是一个多月团队的奋斗和收获。队员马志宏和陈嘉丰表示,大家一开始完全不认识,到后来“吵过闹过,最后收获友谊”。队员唐佳辰表示,赛前对历史人物头像的调研让队员们收获良多,“除了了解历史人物生平、性格,还要了解他们的爱好,比如原来高大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其实很喜欢穿粉红小短裙。”

今年,上海美国学校领队Samantha,带着情怀参加上海DI。在她学生时代曾参加过美国的DI。Samantha告诉记者,最大的不同感受,就是给参赛队伍解读赛题、排练和准备道具的时间比在美国要紧张。参赛学生们表示非常满意自己的现场表演,毕竟,过程体验也是收获。

收获

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秘诀

收获荣誉、收获友谊、收获改变……“收获”成了学生们口中的热词。作为赛场上唯一一所中职校,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参加挑战C的队伍表现十分抢眼,获得该项挑战高中组第一名。队员们以魂斗罗这款游戏进行故事创作。他们的剧情紧凑,道具也是“机关重重”,角色一路闯关跌宕起伏,结局真相大白令人落泪。在完成挑战的那一刻,队员们集体欢呼庆贺。“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队长金钱昊回忆说,因为搬运中道具损坏,队员们抢修到大半夜,但是他们相信“办法比困难多”“优秀的团队就能取长补短”。

是的,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相信这句话的还有普陀区青少年中心的“神马都队”。他们的队员来自三个学校不同年级,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包容、迁就与协作。起初,因为难以管理,队长还哭过鼻子,她发现光靠声音大来管理队员是绝对行不通的。她试过美食诱惑,也试过徽章奖励,但都觉得没那么奏效。“究竟要不要去全国赛!?”这样的质问却成了大家齐心的金钥匙。也许,让团队有目标感,这样的管理模式哪里都能奏效。

亮点

“明日之星”开启梦想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比赛除了队伍数创新高外,DI“明日之星”挑战项目也是首次落沪。这也意味着,全年龄段覆盖的DI为上海的幼儿园小朋友打开了通向梦想世界的隧道,提供了成为“明日之星”的舞台。在比赛现场,扑克人、小矮人、冰雪城堡逐一亮相,萌娃们摇身成了童话主角,成为本届赛事最大看点。

本赛季明日之星挑战项目是“立体书”。孩子们需要探索虚构与非虚构的故事,然后结合这两种要素创作并呈现自己的创意故事。此外,参赛队员需要设计并建造一个技术设备,以及创建一个交互式的,真人大小的立体书来帮助他们讲述故事。

来自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企鹅小队获得了“明日之星”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一觉“醒来”变成了小兔子的故事。长颈鹿、大熊猫、彩虹马、猎豹……都成了她美好的遇见。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演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森林世界。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明日之星”也有精彩表现。整个队伍是由一群平时玩在一起的小伙伴组成,所以最开始就达成了充分的默契。领队马老师介绍说,他们的故事主线主要来自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因为队员不在同一个学校,大家分头准备道具。“每周我们抽出课余的时间来进行排练,在排练中再进行剧本的修改,完善道具,这个过程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了DI的魅力。”也许,这一次DI初体验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DI精神的种子。

有趣好玩、简单体验、更具创意——这些关键字都成了旨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的DI项目专家们积极思考的方向。每年,专家们都会专门为低幼年龄段的挑战者设计一个全新的“明日之星”挑战,以期搭建一个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协同工作、结交新朋友的平台。

观察

DI与创新共振

DI自2012年落地上海以来,已走过7年,影响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这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盛宴中,大同中学、华育中学、卢湾一中心等老牌DI模范校依旧列席其中,追随着DI的脚步一路前行。在新一年的DI模范校的评选中,西延安中学、兴陇中学等学校榜上有名。在现场,上海美国学校、民办永昌中学成为新军。DI的影响力逐年增大。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已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市级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类别。而DI全国赛、DI全球赛也分别列入了该评价体系“全国性青少年科技竞赛”“重大国际性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类别。

DI为何受到青少年们的拥趸?不同年龄段的队员说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却表达了一样的精彩。DI在沪举办七年,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七年。最早一批的老队员现已进入高校,去年还组成大学队亮相全球赛。今年,明日之星来了,他们又派出了最小萌娃。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深领队吴骁奕认为,DI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源于DI创新思维竞赛除了比赛的属性外,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如何更好地在不同年龄段开展以DI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建立起人才培养模式,让DI帮助、陪伴孩子们成长,是值得思考的。”

他认为,幼小年龄段学生想象力丰富,是作为“目的地想象”起始点较为合理的年龄段,可多进行一些想象力、思维性的课程让他们了解DI、喜欢DI。到了初高中,学生们动手能力发展迅速,此时便可尝试让他们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

其实,DI受到青少年们的喜爱,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获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收获到了珍贵友情。去年徐汇青中心参赛的大学生队伍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们本身来自徐汇区不同的学校,是高中期间的DI活动,让他们7个陌生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在高考前的约定,促使他们又在大学阶段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站上全球赛的舞台。

比拼创新、收获友谊、开阔视野正是DI的价值所向、魅力所在。也正是这样,在上海,像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样全年龄段覆盖的区域绝不是个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