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进博会志愿者系列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大学“小叶子”里有一批即将支教的准教师:

期待将精彩故事告诉山里孩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上海大学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大学此次共有186名“小叶子”,覆盖18个学院。其中,有一群人相对特殊——志愿者的共同身份,让一批即将于明年踏上征程的准支教老师提前汇聚在了一起。在进博会志愿服务中,提升奉献意识、感悟志愿精神、提高综合能力,在一年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时,一并将进博会里的精彩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我们的国家正不断走向强盛,而青年就是未来的开拓者,这正是他们怀揣着的另一个美好心愿。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准支教老师因进博提前汇聚

他们,大四本科生,即将毕业。他们一直坚持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小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路。他们原本都以为,每天会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直到他们走出了两步。一步,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年的时光做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另一步,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用一件难忘的事纪念这一年的时光。

明年的现在,他们都将在祖国偏远地区的小学里做一名支教老师,为孩子们的课堂带去色彩,给孩子们的生活营造温暖。他们原想,顺利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后,毕业后就奔赴支教岗位。是进博会志愿者这个共同的身份,让他们提前聚集在一起,在走向基层、走进大山之前,继续磨练自我,提升奉献意识、感悟志愿精神、提高综合能力,确保以最好的状态在一年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将进博会里的精彩故事讲给他们听。这也是他们成为进博会志愿者的原因——在高标准志愿服务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贡献青春能量。

此次,上海大学本批研支团总共9名,除一名有其他特殊原因外,其余8名学生全部入选“小叶子”。其中,有退伍女兵,曾在军营中荣立三等功;有志愿达人,服务时长累计达到300多小时;有艺术之星,作品被上大永久收藏;有学习标兵,始终在年级内名列前茅……

这群准支教老师又和两位往届支教团的学长学姐一起,共同组建了一支10人的队伍——上海大学进博会志愿者的核心管理团队。虽然他们不是长期岗位上的“小叶子”,但早在正式上岗前的40多个日夜里,就已经忙碌开了。

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清晨,他们告别尚在沉睡的室友,制订计划、推演场景、完善预案,用加倍的努力保障其他志愿者全身心投入。也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他们与外卖咖啡为伴,策划活动、统计数据、盘点物资,从不在乎这份忙碌是否是“自找”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要多么努力才能在别人面前显得“毫不费力”。

正式到国家会展中心上岗以来的近10天来,这群人每天早起晚归,行走在场馆的每个角落,日复一日用脚丈量着盛事的宏大;他们加班赶稿、写作修图,只为能让更多上大人了解进博会、走近进博会;他们做事严谨细致,任劳任怨,争创先锋。

他们,一年后将投身基层,扶贫攻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贡献青春才智。他们,更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愿为祖国盛会书写青春华章。他们说,决定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走出两步前,他们如满天的繁星,在各自的天空中闪耀;走出两步后,他们要当燃烧的火炬,点燃激情与梦想,温暖和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青春有梦,进博同行”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志愿者管理团队中,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研二学生俱李菲也曾是2016年上海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0年,她作为一名陕西咸阳大一新生初抵上海。上海世博会送给了她一份难忘的“见面礼”。多次出现在镜头里的“小白菜”和世博女兵,肩负着看似琐碎却无比重大的责任,令俱李菲深受鼓舞。

2011年,她响应祖国征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对抗兵。服役 期间,她 参与过全军通信兵技能大比武,获话务专业第一名,并荣立三等功。2016年,本科毕业后,俱李菲又到西部去支教,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时光飞逝,八年的历练成长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如今,她又站在了国家会展中心里,做一片“小叶子”。志愿者红色新中式西装犹如她当年的绿色军装,只要一上身,就让她有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使命感。每天的上岗,都能令她想起军队里一次次的战备演练。为进博会站好每一班岗,笑迎八方来客,礼敬世界来宾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青春有为,无问西东,在逐梦年华里,要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一抹光彩!”俱李菲表示,自己定将百倍付出,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展示自信、开放、阳光、担当的强国一代、大国青年形象,也期待着“四叶草”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加幸运美好的未来。

“进”无止境,“博”彩青春

在这个团队里,还有位优秀的成员,她叫焦安兴。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大四学生,在团队中主要负责餐饮组志愿者管理,同时配合团长进行事务协调。这是她在上海的第四个秋天。当看到百余面世界各国国旗正在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随风飘扬,一件件精致高端的展品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场盛会,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见证进博会的印迹,她感到万分荣幸。

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这个西部小镇到上海,志愿服务陪伴她度过了四年的课余生活。参加、组织、策划、管理……“志愿”拥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让她不经意间“沉醉”。她愿意为志愿去尝试更多。

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数十项志愿活动,四百余小时服务时长,累计服务人次过万。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感召下,她在志愿路上从未停歇。当进博会的大幕徐徐拉开时,焦安兴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了志愿者大家庭,哪怕只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她也要发光发热,用一次次微笑服务、一句句贴心问候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从西部出发,在上海成长。朴实真挚的焦安兴希望能够以友好热情的态度服务进博会,展现中国新青年的风采。明年的此时,她将做为全国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重回西部,她希望到时候能够自豪地告诉孩子们关于她和进博的故事,“尽”己之所能,“搏”一次成长!

进博会正式启幕,但对焦安兴来说已经是上岗的第42天了。虽然每天需要协调很多工作、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但奋斗着的日子充实而幸福。未来,她希望能够告诉小朋友们关于进博会的点滴,告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科技产品如何改变生活,告诉他们进博会背后数万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告诉他们国家正不断走向强盛,而他们就是未来的开拓者!

征集文创作品营造进博会文化氛围

在激励和志愿者保障工作方面,上海大学也花了十足的心思。不仅定制了“能量包”送给每一位进博会志愿者,同时,融合了进博会、上大标识等元素的衍生文创产品,也助推校园进一步营造起进博会的浓郁文化氛围。

上海大学团委书记王江介绍说,定制的“能量包”里是为志愿者精心挑选的能量食品,希望志愿者们能够在服务期间“续航接力”,让他们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各国来宾提供一流服务。同时,为每辆接送志愿者的车辆配备了“爱心药箱”,车载药箱里装满了志愿者突发情况可能用到的医药用品,为他们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同时,上大进博会志愿者文创产品是三款丝巾和手帕。其设计可不一般,先期曾面向学校师生广为征集。“借征集活动在校内进一步营造出进博会的文化氛围,吸引和发动学校师生关注进博会、参与进博会,也让更多学生感觉到即便不是在岗志愿者,也能为进博会、为进博会志愿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王江说道。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