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创·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韩雨卿:博士创业者的诗与远方

青年报记者 陆安怡

    上海熵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韩雨卿。 受访者供图

从学术方面的创业研究到商场的创业实战,爱折腾、敢尝试、不怕输的韩雨卿与创业有着不解之缘。她是上海熵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近日该公司摘得2018“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桂冠。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连续创业者,韩雨卿对于创业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战经验,她表示,创业是一个不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要学会与自己和平共处。

青年报记者 陆安怡

爱折腾、不怕输博士生开启创业实践

韩雨卿从本科开始调研创业公司,做创业研究。从上海大学本科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

在博士阶段,她开启了创业之路,参与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和餐饮店。其间,她还出国学习了一年半。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她感慨道,这些经历对自己有着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帮助。在做学术时,她研究了将近数百名创业者,当时她认为创业是有“方法论”的,创业者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是可以避免失败的。而当她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体会到“知道规则”与“执行规则”是两回事。因为,“无常”是创业者要面临的常态,创业者必须具备“柔性”。

“爱折腾、敢尝试、不怕输”是韩雨卿身上带有的创业基因。她说:“我原本就从事创业研究,这是我在学术上的专业,创业研究像是以上帝视角来观察创业者这个群体。但是,如果想真正了解创业者,是需要自己走进去的。一方面我对创业有兴趣、有激情,另外一方面我也想知道自己过去的方法论与创业实践的距离。”2018年,她和伙伴创立了上海熵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公司。

医疗影像提供术前方案

目前,人体体症智能监测是熵观的主要产品,“我们通过为医生提供强大的多维病理评估技术,帮助医生做出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案。”韩雨卿说。

“我们是专门做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团队。”她举例介绍说,熵观的心电图监测,对住院患者的几项身体体征有预警,能够帮助医生对病患进行身体监测,实时跟踪病患的身体状况;我们的术前规划方案,可以让医生和病人直观地看到病人的病变情况,比如医生可以在术前了解到病人血管的狭窄、堵塞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前增加预判,降低术中风险。

如今,从事医疗行业的创业公司不在少数,主要分为三类公司。第一种是搭建平台,将医疗资源嫁接到平台上。第二种是诊断类项目,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代替医院进行诊断。第三种就是熵观所在的类型,不会直接为用户诊断,而是通过多维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可视化信息,降低误诊率。

专注精神应对难关

创业是一个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并且它一直在循环往复。

“创业者遇到困难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和平共处。”韩雨卿告诉记者,她在创业过程中经常自我怀疑。刚开始,坚信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是最优的,后来发现“正确”不等同于“最优”,开始会考虑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否正确。现在觉得,“最优”很难真正实现,更多的是在权衡中选出“较优”。

她感到,创业者要做到平衡,包括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以及总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完全的理性和总体利益为重不见得是对的。面对诗和远方,还是眼前的牛奶、面包,创业团队也要取舍和平衡。

医疗行业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行业。项目的回报周期非常长,要获得医疗器械证、进入社保报销范围等步骤,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的投入非常大,可能看不到现实意义上的“回报”。但公司要成长,员工需要激励,大家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就是这样,坚持往前冲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往前冲一定失败。 “有舍才有得。”韩雨卿表示,只能是专注、专注、再专注。“将来,我们会继续按照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走下去。”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