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人身保险业出现负增长?银保监会:增速下降是主动调整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人身保险业出现的负增长?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昨天在2018中国寿险业十月前海峰会上表示,这次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增速下降是在行业高速增长阶段主动引导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陷入了大起大落的历史循环。经历此次主动调整,人身保险业将发展得更加健康,风险防范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将有效提升。据了解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从1982年的16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2万亿元,以年均49%的增长速度发展,黄洪预计未来20年,人身保险行业还能平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增速下降是主动调整

黄洪认为,一个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后出现短暂的调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经济增速下行、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以及利率上升所带来的人身险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也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示,要深刻认识人身保险业在现有发展方式下付出的代价,以及现有发展方式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的差距。过去的发展方式是一种高消耗、高成本的发展方式,行业显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公司人员成本高、管理运营成本高、销售费用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样影响了保险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行业和社会也为隐性成本付出代价。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人身保险发展和人身保险监管工作新的时代背景。目前人身保险业现行发展方式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产品质量、发展动力、发展效益等方面与时代要求仍存在巨大差距。

今年以来,人身保险业出现负增长,但“此次行业负增长跟以往的历史上人身保险业出现的多次负增长是有本质区别的。”黄洪强调,此次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增速下降体现在主动调整、节奏在我,逐步完善了产品和精算监管政策,绝大部分公司积极跟进,主动压缩高费用、高资本消耗业务,行业现金流充足,实现正增长的公司数量在逐步扩大;体现在目标导向、回归保障,过去五年,健康险、意外险基本维持两位数增长,今年新增保费下降的情况下,健康险依然增长了32%;另外,2018年上半年比2011年负增长时行业的内含价值增速提高了13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提高了4个百分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寿险业进入转型升级期

昨天,本届峰会还发布了中国 保险协会三个重大课题《2018中国寿险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寿险产品保障升级与创新》和《保险科技推动寿险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报告。

其中《2018中国寿险业发展成果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研判》课题报告认为,2017年底,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作为寿险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2018年行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寿险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期,过程可能充满曲折和变数,行业也会出现分化和整合,甚至可能还需要经历发展的阵痛,对中国寿险业未来3-5年的发展仍持乐观预期。

报告提出七个方面趋势:一是寿险业保费收入增速将回归良性正增长态势;二是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明显,寿险公司分化趋势开始凸显;三是营销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将成为个险竞争力的核心保障;四是科技在寿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甚至可能对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五是消费者话语权加大,抱团消费成为常态,甚至倒逼公司优化产品和服务;六是寿险业拓展行业生态链,跨界发展实现共赢;七是公司违规成本加大,合规投入将持续增加。

报告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拓宽人身保险产品属性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进一步加强分类监管;希望行业主体认清寿险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切实围绕客户为中心开展经营服务,重新审视保险产品的设计理念等等,从而推动寿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科技推动寿险业发展》对保险科技对寿险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多维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而《寿险产品保障升级与创新》报告借鉴了国外各成熟寿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发现产品创新是寿险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认为对比成熟市场,中国寿险市场目前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行业今后的重心将从单纯的产品形态创新转变为价值创造与深耕,产品组合将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B02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