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声小品创作存在误区

不能离自己的生活近了,离百姓的生活却远了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的就是“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在央视播出时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也可以看出语言类作品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参赛作品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恰恰是相声小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急需解决的。那些曲艺界的资深评委对此作了很深入的点评。

误区之一:以为相声就是辛辣的讽刺

此次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有不少作品针砭时弊。比如《如此师徒》等久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长期以来,讽刺被认为是相声的本质,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相声,不仅“笑果”不好,也会引起观众反感。

但是本次大赛评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却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姜昆的成名作《虎口遐想》就是一段针砭时弊的相声佳作,而他在2018年央视春晚上新创作的《新虎口遐想》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但他认为讽刺不应该是相声的全部。姜昆说,时代不同了,相声针砭时弊不是看老百姓对哪些东西不满意、发牢骚,就用相声语言来替群众撒气。“过去写的相声,那是在刚刚冲破思想束缚和禁锢的时候,大家伙儿说‘你们相声好,讲了咱老百姓想讲而不敢讲的话。’可是,我们老百姓现在是畅所欲言的。”

在姜昆看来,因为时代不同了,相声不能一创作就一窝蜂地去找热点、找不足,看看老百姓对哪些东西不满意、发牢骚。相声作品不应该是情绪上的出气筒,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欢乐剂。否则,就只是满足一时的痛快,缺乏对生活深刻的挖掘和思考以及引导和引领。

误区之二:体验生活就是体验自己的生活

相声和小品同其他中国的文艺类型一样,创作上都强调体验生活,强调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很多相声小品都是脱离生活的,创作者不下生活,闭门造车,网上找一点段子拼凑了事。这也是相声小品一度式微的原因。

从这次相声小品大赛来看,虽然“接地气”的作品也有一些,但是还不多,另外创作者对于生活挖掘的深度还不够。评委、相声名家马季弟子赵炎认为,相声最大的问题,还是创作的问题。相声应该像小品学习。今天的小品作品里,有关于外卖的、快递的、诈骗,之前还有关于共享单车的,都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但相声的创作却没有像小品这样贴近生活。

此次大赛的很多相声作品,比如李宏烨讲的是《署道难》,基本上就是背古诗词。李寅飞演的是传统的新卖布头。没有一个像小品那样贴近现实生活的。赵炎回忆起了恩师马季。马季当年在湖南体验生活,创作作品。那时候没有空调,只有风扇,热的只能光着膀着创作,背上的蚊子一拍一大把,全手掌都是血。马季当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一个个精品佳作的。赵炎说,马季不仅走心,为了创作更是走火入魔了。这种认真劲值得学习。

但是关于体验生活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将体验生活和体验自己的生活相等同。姜昆说:“八天的比赛里,有五部作品是描写相声演员自己生活的故事。虽然离自己的生活近了,但离百姓的生活远了。”他提醒各位相声演员,不是自娱自乐的文艺爱好者,应该是有着文化传承、担负社会责任的文艺工作者,并勉励演员们“关注百姓生活,从小圈子走到群众的大社会中去”。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