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乐业·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道为精准服务就业困难群体“出大招”

属地化招聘社区就业工作者、青年劳动干部将心比心提供就业服务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基层就业服务工作中,各个街道也各有各的难题。随着基层就业服务更加精细化,服务人员更加年轻化,街道的就业工作也面向基层“频出大招”。记者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和杨浦区长白街道的一线青年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属地化”、将心比心的就业帮扶工作。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

属地化招聘 社区就业服务“接地气”

在嘉兴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13、14号窗口,街道劳动保障员和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轮流值勤提供有关创业、就业的业务咨询和办理。记者从嘉兴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获悉,这是街道为深化就业服务开辟的服务窗口。据介绍,未来嘉兴路街道的就业服务工作将以更专业、符合属地化特色的方式深入推进。

2个服务窗口、4大工作站提供定点就业帮助

“嘉兴路街道因为棚户区拆迁,不少居民搬到了嘉定、浦东、松江区。但他们在需要就业帮助时,更倾向于坐班车回来找我们。”嘉兴路街道负责职业指导工作的王颖英介绍说。为提供定点定向的服务,2018年7月,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13、14窗口开辟了就业服务专窗。拆迁搬出与新迁入的居民都能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找到专人,进行事务专办。

创就业服务除了求职登记、就业推荐外,窗口工作人员还承接个人求职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职业技能项目推荐、创业指导等业务。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街道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政策熟悉程度,涉及就业服务的19位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都会全员轮岗。

该服务窗口相当于“总门面”,在“旗下”还有瑞虹园、天宝园、建邦园、物华园4个风格各异的工作站“分支”。工作人员若在窗口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就业“老大难”群众,便将其推荐至特色各异的分站,为其提供特定的就业指导。

“如今走访摸底就业困难群体很难。”王颖英介绍说,随着新小区建立,进入楼道需要提供门禁卡,即便成功上门拜访,也常被居民拒绝。“我们也在居民信箱、社区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向更多居民宣传,社区里还有专门的就业服务团队。”

随着棚户区改造,嘉兴路街道多了不少高端小区。居住在此的市民也有着新的就业难题。据介绍,商品房小区中常有家庭经济情况极佳但长期未就业且不愿就业的青年。“他们反倒对薪酬没有明确的‘硬杠杠’。”王颖英介绍说,应对新的就业困难群体,街道重点以心理辅导与创业沙龙课程“辅助”,鼓励、引导这些青年群体以开店、开工作室等方式进行就业。

为“棚户区”居民提供“属地化”就业服务

在嘉兴路街道,未改造的虹镇老街区域可谓是公共就业服务“老大难”地方。瑞虹园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站站长、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孙倩介绍说,在棚户地区居住了部分长期失业及刑满释放人员。这些待服务人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且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社区提供的岗位他们不满意,另一方面,其心仪的工作又因学历、审核等问题难以顺利入职。如何面向其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街道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开始动起了脑筋。

2010年,嘉兴路街道在招聘专职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时便提出了“属地化招聘”的设想。具体说来,就是招聘一批在棚户区内长大或是熟悉棚户区居民情况的居民。“属地化招聘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在走访居民时会更熟悉每家每户情况,用对方熟悉的方式进行沟通,也更能为服务对象所接受。”嘉兴路街道负责职业指导工作的王颖英介绍说,孙倩就是符合招聘条件并成为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的一位工作典型。孙倩本科自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2009年取得了助理社工师证书。她是土生土长的棚户区居民,因为从小在此长大,熟悉与当地居民有效沟通的方法。因而她在2010年成为街道社区就业工作者后,能发挥出自己的所学和所长。

“小孙,我就想找一个通勤时间只有10分钟的工作。太远的岗位我可受不了。”街道就业困难人员和孙倩掰着手指头提出他对岗位的“设想”。“我们会遇到不少要求较多的服务者。”孙倩说,她遇到此情况时会主要发动这些群体参加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在嘉兴路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有着像账本一样的详细台账。王颖英介绍说,在了解就业困难群体后,会从他们工作背景、缴金记录、工作时长等方面事无巨细进行调查记录,为其分析出多元的解决方案。

“公共就业服务并非是推荐一个岗位就完事了。”王颖英说,她曾在2013年持续帮助了中专就业生小张,从心理疏导、技能提升,到丰富经历,劝服家长,一步步为小张积累了走向社会工作的“硬件”。如今已过去5年了,小张已获得了稳定工作,也找到了明确的就业方向。记者了解到,嘉兴路街道的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者今后将会更深入走进企业,通过挖掘、开发新岗位,深入满足当下青年的就业诉求。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

90后劳动就业干部将心比心解决青年就业

随着社区工作人员改制工作推进,近年来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就业服务团队多了不少年轻人。

街道工作人员针对“求职老大难”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沙龙服务,为求职困难人员“问诊把脉”。

年轻的劳动就业干部们也在通过共情式沟通方式,为街道青年人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

启航青年提供体己就业服务

26岁的范莲芸在新村社区做了3年劳动就业干部了。她介绍说,所工作的新村社区属于老旧居民区,居住着1700多户居民。平日,她的工作就是为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想不到吧,我也曾经是街道里的待业青年。”范莲芸对记者说,曾经面临过求职困难和迷茫期的她也对找工作这事“近乎绝望”,“但在朋友和社区就业服务者的介绍下,我了解并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了劳动就业干部。”范莲芸在2015年加入社区工作后,也将自己职场“逆袭”心态和经历总结并分享给了她的服务对象。

2015年,在范莲芸刚入职的当天,她就遇到了一位大龄失业人员母亲的求助:“我儿子五十多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你是新来的劳动就业干部,帮我们解决一下吧。”范莲芸仔细询问后了解到,求助者的儿子已经五十多岁却没有稳定的工作。眼看着儿子缴纳养老金年限还无法达到退休年龄,他母亲着了急。范莲芸通过电话询问了解到,其子并没有强烈的就业意愿,甚至在第一次沟通时就挂断了小范的电话。

范莲芸连续两次上门拜访,虽敲开了受助者的家门,却难以敲开对方的“心门”。刚到任并不畏难的范莲芸联系了辖区内块长一同上门拜访,了解该位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情况。“对方求职意愿不强,家长总在抱怨孩子。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随后,范莲芸陆续联系了社区调解干部、居委会主任到求助者家中心理疏导、介绍工作。经过一年的持续服务,范莲芸最终通过引荐工作的形式,在2016年为服务者“牵线搭桥”,帮助其在安保公司谋到合适岗位。

“我自己体验过,找工作的确不易。但只要有意愿,掌握技巧,基本都能搞得定。”范莲芸常常将个人的就业体验与社区求职待业青年分享。据她介绍,每两个礼拜,劳动条线会收到劳动就业干部发放的失业人员电子名单。劳动就业干部们拿着名单再上门登记,了解情况。

“社区里除了待业青年外,还有不少难解决的‘大难题’。”据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杜海芸介绍说,记者了解到,当居委会遇到“大难题”后,劳动就业干部会将情况汇报至街道。街道工作人员再针对“求职老大难”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沙龙服务,或者邀请黄浦区职业指导师们走入街道,为求职困难人员“问诊把脉”。

个性化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

“不少年轻人可能会对社区找工作存在一定误解。”今年26岁的马婕也在制造局路社区做了3年劳动就业干部。她观察发现,原先街道提供的岗位多是安保、服务员等基础服务类岗位,对社区内有一定学历的就业困难青年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这两年,诸如平面设计、行政主管这类‘高大上’的岗位多了起来,社区里的青年人也愿意了解。”她观察发现,这些年随着街道岗位的优化升级,主动到街道求职的青年人数量增多了。

前段时间,马婕的电话响了。电话另一头是辖区内着急要给孩子找工作的母亲,“孩子今年毕业,到现在都没工作。我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打算的。”马婕登记情况后便主动给其女儿拨了电话。“我不需要居委会给我介绍工作。”刚听到马婕说完来意,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在社区做就业工作就得耐着性子接着攻坚克难。”马婕第二遍打过去电话时,主动说出“加微信”的诉求。在了解到都是同龄人时,受助青年提供了自己的微信号,并和马婕说出自己对工作的真实想法。在线上,马婕时不时地将居委会工作信息发给对方。“最近有一场街道招聘会,有你感兴趣的设计类岗位。”马婕的坚持最终让对方愿意尝试,并准时到街道招聘会寻找合适工作。没想到,一拍即合,如今的受助青年已在岗位工作一个月了。

如今社区的就业问题越发呈现出个性化。为提升青年劳动就业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和服务水平,每周一半淞园路街道都会组织22个居委会的劳动就业干部前来培训,了解最新服务政策,增强业务处理能力。

在服务时,劳动就业干部们也常遇到家庭情况较好的待业人员。面对这类情况,劳动就业干部们则会建议其创业,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

杨浦区长白街道

心理辅导打开动迁人群就业“心结”

在杨浦区长白街道,16个居委中有14个都是“房龄”在30年以上的老小区。近年来,老小区的就业困难人群逐渐“年轻化”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因家庭情况不同而带着特殊性。记者从长白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了解到,如今辖区16位劳动主任通过“心驿站”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项目,为受助群体提供特色化的解决方案。

就业困难主体从“4050”转为“2030”

“长白街道居住了近7万居民,属于大居区了。”街道分管就业工作的程浩介绍说。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街道大多数是老型住宅小区,且居住区域内大部分居民属于工薪群体。随着一部分工厂倒闭,40-50岁的“4050”失业人群成为了街道待解决的就业大难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一系列针对大龄、协保人员的政策出台,“4050”群体走入了新岗位并稳定就业,其中不少当时受到援助的“4050”群体也顺利退休了。

随着“4050”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小区里背着家庭重担行色匆匆的失业中年人少了,“2030”的待业青年人数却有小幅增长。“如今年轻人生活条件较好。不少待业青年人就业意愿不强。”程浩向记者介绍说,比起需要养家糊口的中年人,青年人因为尚未成家立业,就业动力并不高涨。加之父母可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部分待业在家的青年人对出门找工作提不起兴趣。记者了解到,为带动社区“2030”待业青年走入社会就业,劳动主任们除了上门沟通,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等服务外,也常带着社区里的青年到街道社区招聘会,让青年真正踏出舒适圈,实打实接触到社会,提高就业意愿。

“此外,原生家庭对个别青年就业心态的影响很大。这种时候更需要我们就业工作者去引导、帮助。”街道就业工作者应彩萍介绍说,她最近在服务时就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小陈自大学毕业后一直闲赋在家没去上班。社区劳动主任问其原因后了解到,若孩子去上班,全家人就无法按规定拿到低保金。对比下来,家人觉得还不如让孩子一起“吃低保”。“其实家长并没有为孩子作长远的考虑。”应彩萍介绍说,孩子年纪还小,若长期失业在家,没有缴纳社保金的记录,长此以往工作年限达不到退休标准拿不到退休工资,更别提今后享受城镇医疗保险了。为让适龄劳动力早日走向工作岗位,街道劳动主任上门做工作,为长期未就业青年的家庭解释情况,分析利弊。最终,父母看清状况,同意孩子就业。

“心驿站”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源头问题

聊童年、讲就业过程中的困惑、分析为什么选择离职——在工作日的心理咨询室里,一对一的咨询往往能打开失业人群心扉。“为什么我找不到文职类的工作?”有强烈求职意愿的小张今年主动找到了街道劳动主任。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的他想从事文职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但是他因个性原因迟迟没找到心仪工作,目前在快餐店做服务员。小张在一次次受挫后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迷茫。

就在上周三,小张第一次走进“扬帆心驿站”。在接受第一次心理咨询后,小张拿到了职业指导老师为他“定制”的作业。咨询师将“尝试和家长聊聊就业想法”等“行动派”的作业布置给小张,希望他能在第二次咨询前需要通过相应的能力提升“作业”改善自身情况。“对于每一位咨询者,心驿站都要进行不少于三次咨询。”应彩萍介绍说。前来咨询的青年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心理指导,提升了个人能力。

“工作上的烦恼,除了和爸妈说,现在也可以找专家聊了!”正在咨询的青年向记者介绍道。“扬帆心驿站”是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委托专业机构为社区失业青年在就业观念、心理疏导、家庭支持等方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帮扶,帮助扫除制约成功就业的心理障碍,使失业青年端正职业态度,提升自我认知,增强职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据介绍,街道每个月会将社区未就业青年的名单进行筛选,之后分到16个居委会。居委会的劳动主任再将名单分给区域块长,由相应负责人进行对接。若遇到难以邦扶的待业青年,则询问其是否有意愿到“扬帆心驿站”接受咨询。而在每个周四下午,都会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镇长白街道,为有倾诉需求的青年失业人群提供一个小时的一对一解答。

自2015年起,街道会每年针对启航青年对岗位的不同诉求进行集中培训。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还邀请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加入进来,给三百余位社区劳动主任分析近年来遇到的新案例。每个街道社区的劳动主任再将合适的岗位“进家入户”,对失业群体做好贴心且专业的就业服务工作,让他们真正从“心”出发。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