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率先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从纺织女工到“空嫂”,劳动力再就业硕果累累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吴尔愉从纺织女工成功转型为民航乘务员,而之后的吴尔愉更成为了“空嫂”中的佼佼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大转换,其间产生了高达100万的下岗职工。为了妥善化解这一矛盾,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入中心后,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然后帮助他们到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到2001年,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共计98万人全部分流完毕,其中签订协保协议出中心50万人,提前退休30万人,其余人员为安置就业或市场化就业。

从“纺嫂”到“空嫂”

1994年底,“空嫂”一词横空出世,而当时31岁的吴尔愉可谓是“空嫂”的代言人。当时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中,为上海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上海纺织业,要砸掉三分之二的纱锭,55万纺织工人中的绝大多数面临下岗。与此同时,轻工、冶金等行业的100万产业工人也要应对剧变的人生。

“我当时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报名的。我在纺织系统搞档案工作,还算可以,但办公室里的姐姐们要有一个停薪留职,我年纪最小,想想还是我去试试吧。”当年31岁的吴尔愉在丈夫的陪同和鼓励下,递交了报名表,而之后她人生的轨迹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最终从5万人中最后选出的只有18个人,吴尔愉是其中之一。1995年9月正式上机,此后吴尔愉收到几千封旅客表扬信,曾10多次被评为“最受旅客欢迎的乘务员”。1997年吴尔愉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98年成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9年获得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评为全国劳模……

吴尔愉说,她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职业不再是简单的原始温饱收入问题,而是不断让她们获得能力,获得价值,获得幸福感。

上海深化试点再就业工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大转换,其间产生了高达100万的下岗职工,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突然有那么多人失去就业岗位,压力可想而知。

1996年7月12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再就业工程试点的通知》,决定在本市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纺织仪电两个行业试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文件规定了中心的功能和职责:要建立一个模式,即建立行业与困难企业共同负责,政府与社会共同资助,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新模式;形成两个机制,即形成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的新机制和职工能进能出的新机制;开辟三个资金来源,即“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资金由政府、社会、控股(集团)公司三方共同筹集,主要用于中心内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门诊医疗费、社会保险费;强化四个分流渠道,即条块结合,向区县分流,工商结合,二产向三产转移,生产自救和自谋职业。

至1996年底, 进入纺织、仪电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待工人员共11.5万人,其中5.8万人得到分流安置,长期以来因人员安置问题导致破产企业难以结束破产程序的难题得到较好解决。

全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在纺织、仪电2个行业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本市很快又成立了轻工、华谊、电气、冶金和建材5个(集团)公司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均采用同样模式。

1998年3月20日,市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12条再就业鼓励措施与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凡下岗待工人员从事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其劳动关系和待工生活补贴可保留2年;凡自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即与企业办理脱钩手续,可以得到一次性2年待工生活补贴;凡下岗的科技人员申办从事咨询信息业或技术服务业的私营企业,2年内免征所得税和管理费,再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同时可享受医疗费用70%的补助。

1998年8月26日,按照市政府深入推进行业企业再就业工作要求,全市有下岗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全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共建立中心308个,涉及企业8046户。1999年,上海市企业下岗职工中,原“固定制”职工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过渡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全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由1998年底的308个减少到298个,中心职能逐步实现转换,广电、仪电、建材行业的国有企业新产生的富余人员不再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模式过渡,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转眼到了新世纪,再就业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中心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2001年,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共计98万人全部分流完毕,其中签订协保协议出中心50万人,提前退休30万人,其余人员为安置就业或市场化就业,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涉及各类人员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措施继续有效。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