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各大博物馆今年纷纷推出“文创月饼”

以文创之名行奢靡之风需警惕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月饼还是简单点比较好。新华社 图

这几年博物馆火爆的“文创生意”终于挺进了月饼界。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月饼”已经铺天盖地。但是也有读者反映,这些“文创月饼”因为“文创”二字而近乎天价,存在过度包装之嫌。不要把一度很有成效的博物馆文化创意给玩坏了。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文创月饼”卖出高价

在“让博物馆活起来”的方针指引之下,近年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做得如火如荼。很多博物馆中的文物都被开发成了文创产品,几乎什么领域都有文创的声音。今年最火的则是“文创月饼”。

故宫博物院这次推出了“文创月饼”有一个霸气的名字“故宫食品·朕的心意”。月饼的包装也颇为霸气,装月饼的是一个做工精美的锦盒,锦盒画面取自故宫的藏品,透着皇家之气。当然,因为这样一点附加值,这盒月饼也堪称天价,6只月饼卖328元,平均每只月饼54元。此外故宫还推出一款名为“桂彩中秋特地圆”的2018中秋限量月饼。主题出自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法《闰中秋月》诗帖。既然也是皇帝沾上了边,又是限量版的,价格自然也不菲。8只小月饼叫价218元。

广西博物馆这次推出的“文创月饼”名为“骆越风韵·文创手礼”。价格最高的一款“鼓声朗月”,礼盒做成了广西著名的铜鼓造型,8只月饼开价598元。“文创月饼”还不是最贵的,广西博物馆推出的另一款“文创莲花茶”,叫价达到上千元。

“文创月饼”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的市民认为月饼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又加上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可谓相得益彰。但是更多的市民则认为,“文创月饼”虽好,无奈价格太高,文创元素在给月饼增色的同时,也成了市民吃月饼的阻碍。

文创虽好,但也要亲民

从文创开发的角度来看,应该为“文创月饼”的出现而叫好。“文创月饼”充分地展现了博物馆藏品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不断挖掘文化品牌的经济价值,以反哺文化保护与后续打造。这应该说是博物馆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条良性之路。当然这也是“让博物馆活起来”的一种创新形式。

但是如果“文创月饼”卖出了天价,这就有点不正常了。虽然说,博物馆文创也是智慧的结晶,抬高一点售价本也无可厚非,但因此而卖出天价就说不过去了。已经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博物馆在“开发文创”的正当性的理由掩盖下,却有“奢侈化”的倾向,与“反豪华化”的倡导格格不入,应该说,文创月饼开的不是一个好头。

几年前,出版界曾经发起过反对过度包装的风潮。当时二三十元的书,如果是配上礼盒,内在装一些文具,就能卖出几百元。现在文博界在开发文创的时候,恐怕也要警惕这种奢靡之风的蔓延。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天价“文创月饼”之外,其实很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价格都偏高。一条丝巾成本大概也就几十元,但如果印上了一些名家书法(这些作品都是博物馆所有,无需授权费),就可以卖带几百元。难怪有观众抱怨,文创虽好,但不亲民。

国家强调“让博物馆活起来”,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进行博物馆文创开发,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其二是这些文创产品必须是亲民的,要生活化,同时价格不能太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创月饼”是应该降降价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