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大家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墙绘风潮引领社区营造

刷墙打造社区凝聚力 推动更多青年投身社区治理

青年报记者 陆安怡

    墙绘作品一度在网上热传,引发大众关注。受访者供图

鲜艳的金山农民画、复古的石库门墙绘……这些墙绘作品一度在网上热传,引发大众关注。如今,沪上一些社区开始引入墙绘活动,并将其作为社区活动,由居民执笔作画,参与社区营造,为社区增添美感。本期公益大家谈,邀请三位嘉宾展开讨论,作为一项社区营造活动,墙绘如何与社区其他项目产生联动?墙绘完成后,社区又如何借助这一载体,进行更深入的社区营造?有嘉宾表示,通过这类社区营造活动,能够提升居民参与度的,从而推动其他社区问题的解决。

青年报记者 陆安怡

沪上社区吹起墙绘风居民切入社区营造

微笑的太阳公公、蝴蝶围绕在小朋友身边、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这些墙绘图案表达了居民对于美丽家园的畅想。目前,彭浦新村艺康苑和嘉定新城陆家社区就在开展墙绘活动,他们都积极调动居民参与其中,共同促进社区营造。

其中,艺康苑的墙绘活动属于青春社区微项目,由社区的少年儿童担任志愿者,负责绘制图案。

要在墙面上画出效果并不容易,社区组织筹办了少儿彩绘培训,为他们装扮社区墙面打下基础。

墙绘活动的参与主体除了社区青少年,还有来自区域化共建的社区单位的青年人。在设计方案方面,社区调动了多方智慧,委托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专业的社区青年,形成初稿方案,然后在微信群和社区自治会讨论,形成修改意见,进行反馈和完善修改。

“我们的设想是在一块墙面先做试点彩绘,然后听取评价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彭浦新村街道艺康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颐介绍说,社区青年主动要求在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在此基础上,艺康苑结合暑期的学生实践活动,让青年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

同样,陆家社区墙绘活动的参与主体也是少儿群体。陆家社区副主任莫玮介绍说,这项活动是居民在微信群里主动提出的,“他们提出了想法和需求,我们社区对此进行整合和设计。这有利于促进社区邻里关系和居民自治氛围。”

墙绘完成后,将由社区居民进行管理和维护。张颐说:“这样能够让他们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莫玮则表示,社区的艺术达人和热心居民也将持续关注墙面情况,有破损处会及时补齐。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居民对于社区公共空间非常关注,正在讨论更多公共空间升级的话题,而且邻里关系也更为融洽了。

大家谈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俞祖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姚  栋

彭浦新村街道艺康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张  颐

Q1  如何将简单的墙绘玩出花样,丰富内涵,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倾听意见 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俞祖成:社区营造强调的是调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而社区营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吸引更多居民关注所在社区,培养他们作为社区居民的意识。

如果是墙绘活动,那我们要考虑“绘什么”,首先,社区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居民的参与意见。让他们来说“绘什么”,并非简单地绘制宣传口号,社区要尽量地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倾听他们的意见。

另外,儿童是墙绘活动中的主角。有了儿童参与,他们的父母也会加入,就能够提升社区参与的活力。根据社区情况,墙绘活动的主体可以考虑社区老人或者儿童,也许可以通过这两个角色切入,带动更多居民参与。

姚栋:我们做过绘画相关的社区营造——“大图”活动。墙绘属于亚文化,亚文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非常专业,普通人很难介入。墙绘是由专业人士制作的,具有一定挑战。上海这几年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墙绘,但居民能够参与的有限,因为对专业的要求很高。

张颐:我们是结合社区青少年夏令营中的绘画班,把教授孩子们的理论知识平台转化为实践课程。同时发挥大家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在彩绘中,描画心中的美丽家园。

Q2  墙绘是否可以与社区营造的其他项目产生联动,请分享相关想法。

与社区营造联动明显 可结合文化拓展项目

俞祖成:当然有联动,我举个例子,如果社区营造领域中,很重要的一项内涵在于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历史,这就属于社区文化构建。我们就可以通过墙绘展示社区历史。假如社区有很多文化古迹,或历史名人古迹,那么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墙绘展现这些文化故事,如此就产生了联动项目。

姚栋:墙绘是社区营造中很常规的手段,很多社区会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及艺术家到社区中,把破旧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微更新。而墙绘比很多“微更新”项目更微小,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便降到最低,还会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墙绘与社区营造的关联非常明显。但因为难度太大,居民很难参与大尺度的墙绘。在社区营造中,居民能够参与“大图”活动,就是描画社区图纸,填涂颜色,即使没有参与过任何培训的居民也可以涂涂画画,对居民来说,有很强的获得感。以往大家觉得自己所在小区很普通,一旦看到整个图纸,居民会了解到社区的整个环境,从而加深对社区的认识。

张颐:在墙绘活动中,我们结合社区自治和青春社区创建,让更多社区居民包括青年人的团队参与其中,发挥专业优势,给予他们展示才能,以及参与社区营造的平台。

社区的楼房已经有近20年房龄。有些设施已经陈旧,如果仅靠政府的双美建设,居民参与度不够,而如果动用维修基金,涉及小区的跨区协调,又存在一定难度。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培育社区青年领袖,招募更多社区青年加入。

Q3  墙绘完成后,如何借用这一载体更深入地开展社区营造?

凝聚居民热情 推动社区问题解决

俞祖成:墙绘本身并不是活动的目的所在,活动目的在于强化、调动居民,让居民更加认识社区,爱护社区。同时,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如果居民完成了墙绘,那么可以利用居民参与度的提高,来推动其他社区问题的解决。

姚栋:居民可以在活动中,和整个环境产生联系。社区指在一个地理空间里,有着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同时发生一些交互。而在当下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发生交互。在绘制中,大家能够加深对社区的认识,一些社区活动能够更加容易开展。

张颐:目前,社区青年参与社区营造的热情高涨,有的青年来自美院的美术系,他发挥自己力量开展公益培训,并且参与方案设计;有的青年则从事志愿者招募工作;还有的青年不仅鼓励孩子参与,还带家长以及孩子加入。

墙绘完成后,我们会继续巩固这个团队,在符合要求的楼道,包括车棚等处,结合社区微项目改建,群策群力,改善陈旧的面貌,希望这些活动能够进一步凝聚力量,以此营造出更好的社区环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