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区委书记翁祖亮,听听浦东将如何打响“四大品牌”?

创新外籍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制度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翁书记畅聊浦东在服务、制造、购物、文化方面的特色。受访者供图

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上海发布、青春上海、新浪上海、青年报推出的“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改革开放再出发!”《2018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昨天中午12点在FM93.4和阿基米德同步播出。迎来了第一期访谈嘉宾、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翁书记畅聊浦东在服务、制造、购物、文化方面的特色。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服务品牌

按照各类人才的需求精准施策

翁祖亮:做服务要换位思考,所以我们建立了“找茬”机制,这使得我们的服务更加便利、更加周到、更加贴心,大家来评,大家来出谋划策,使我们的服务做得更优、更好。

浦东应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之所以浦东能够通过28年的努力,在一片阡陌农田上建立了一座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就是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发、不断加强创新的结果。所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堵点”问题当成我们需要改革的重点问题,来倒逼政府的服务方式、流程再造、职能转变,最终使我们的广大群众、企业能够有获得感、满意度。

浦东曾诞生了全国首张本科学历的外国留学生的工作许可证,这张许可证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背后体现的是整个改革理念和引才方式的巨大变化,浦东要打造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次我们开展的外籍人士毕业生到浦东就业的直通车制度就是一种创新,对高端人才永居政策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制定出来的。浦东就是要让各类人才都能在这里很幸福地工作、生活,这就是我们思考的一些着眼点。

我们还有一系列的人才工程,一方面要贯彻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人才20条”“人才30条”等政策,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浦东的实际,再深化一些细则。比如,我们既需要引领高精尖技术发展的高端型人才,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实现上海制造不可能脱离工匠人才的支撑,我们要按照各类人才的需求,因人而异,精准施策。

制造品牌

建设众创空间使微创新转化成大发明

翁祖亮:生物医药是浦东重点发展的产业,它在张江地区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生态,既有产业链也有创新链,所以对整个生物医药的成长是很好的。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在张江,选择在浦东,因为浦东有许多优势。第一,制度创新的优势。生物医药也好,高端智能制造也好,需要一些制度的改革,需要制度供给才能保障好。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就在浦东,这是一个制度创新的高地,所以我们有这方面的优势。

第二,有创新资源的优势。浦东有许多大科学设施,例如蛋白质中心、上海光源、“超算”等一系列重大科学装置,这都为我们生物医药的创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有用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科技创新券资助,大量中小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以创新券来支付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研发费用,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研发成本,还有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系列的安排,这些对于创新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人才优势。浦东的人才总量有137万,其中诺贝尔奖有5位,院士90位,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219位。人才集聚的地方,也是创新创造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第四,最主要的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企业在这里找得到对话的地方,找得到合作伙伴,找得到资金的合作,也可以形成共享的服务对象,包括上下游的延伸。浦东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对这些创新型企业是福音,所以生物医药产业就这样应运而生。   

浦东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重心是创新创造,总的想法就围绕几句话,两个突破,两个转化,两个融合,两个迈进。“两个突破”是指在重大的科学研究方面要实现重大突破;对于一些核心的关键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两个转化”即要把浦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实力。“两个融合”是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最后实现“两个迈进”,即浦东制造、上海制造迈进到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到价值链的中高端。

此外,我们在全力以赴推进众创空间的建设,通过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等一系列的众创孵化空间,使微创新转化成大发明,从微创新变成大产业。支付宝的威力以前谁想得到。胶片相机怎么会被数码照相机所取代?刚开始都不起眼,我们就是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有成长潜力的创新型小微企业进行扶持,为他们营造创新的环境,助推他们成长,这也是政府一项重要的任务。

购物品牌

三林前滩正在建地标性商业综合体

翁祖亮:浦东正在打造一流的商圈,陆家嘴的商圈创造了三个“第一”。去年,它的零售额在全市所有商圈中排名第一,国金中心是全市单体销售额最多的购物中心,第一八佰伴是全市单体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百货公司,这三个第一就可以反映出目前陆家嘴商圈的特征。围绕着打造一流商圈,我们还要下更多的努力。

第一,怎么样把它变成各种知名品牌的首发地。陆家嘴地区也好,世博地区也好,它的气质应该是大气,有品位,有品质,国际化。这跟知名品牌的定位是高度契合的,很多知名品牌的首秀希望放在这个地方,下半年还有很多知名品牌要在陆家嘴举办新品发布会。东方明珠广场、梅奔中心都已经成为新品发布青睐的地方,这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力度。

第二,要成为各种知名品牌的旗舰店首店集聚的地方。比如陆家嘴商圈里面各种首店大概有近百家,旗舰店有近40家左右,下一步还要加大集聚力度。

第三,要跟一些国际知名的商业零售公司进行合作,他们有渠道、有团队,能够帮助我们引进一批首店等等,比如法国知名零售商老佛爷年底也将开业,就是通过各种努力把陆家嘴商圈打造成令人向往、愿意买买买的商圈。

我们的商业布局中,社区商业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怎么样把老百姓日常的买买买和家长里短的事情合理布局好,我们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推进。三林前滩地区马上就会有一个大的惊喜,我们正在建设太古里地标性商业综合体,以后居民在家附近就能有很好的购物体验。

文化品牌

新型文化空间使用“在线+在场”方式

翁祖亮:浦东是互联网发展的高地,也是互联网文化产业的高地,在网络文学、视讯、音频、教育领域诞生了行业里面的排头兵。

不仅阅文集团上市了,在浦东成长起来的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文化社区B站也上市了。我们在构筑有形空间的同时,还跟线上进行联动,是浦东的优势,也是可以大作文章的途径和渠道。在推进各类书房建设中,我们就跟互联网文化品牌进行了有效衔接,例如在陆家嘴打造的融书房,建立至今几个月已经办了14场活动,网上预约时一票难求,面对庞大的需求,我们也有途径、渠道来传播这些文化活动,比如通过电视录播,通过和喜马拉雅FM等新媒体平台合作推送,受众面可以以亿为单位。同时,我们请了易中天、葛剑雄等许多名家。一个小书房放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我觉得浦东在互联网文化的这篇文章上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我们的书房新空间,除了陆家嘴的融书房,还在浦东图书馆打造了学习书房,在张江打造了科技书房,在临港打造了湖畔书房。这些新型的文化空间都使用了“在线+在场”的方式,以空间构建加上互联网的形式,提高了便捷度,扩大了受众面。同时我们推进文化的重大地标设施的建设,上海图书馆东馆、博物馆东馆、美术馆、足球场,包括天文台等等,一系列的重大文化新地标,我们在全面推进建设。再比如,家门口服务站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老百姓能就近享受到我们配送的优质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各种政策,利用一小部分财政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源,不断地提高公共文化的水平和内涵,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