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动画展:寻找陪你长大的“伙伴”

青年报 解敬阳

近日,由嘉定博物馆与温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中国传统动画的发展为主线,提炼中国动画表现形式中的传统艺术元素。展览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回顾了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走过90多年历程的发展概况;第二单元展示了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皮影动画、剪纸动画等主要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第三单元介绍了中国动画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包括古典戏剧、传统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在动画作品中的精妙运用。展品涉及了水墨画、木偶、皮影、剪纸、折纸、戏曲服饰、民族乐器、传统年画等多种类型。

展览期间,6月23日起每周六下午,还将开展“泥塑经典动画人物”、“京剧脸谱DIY”、“皮影人物组装”、“水墨经典纸伞画”等多场寓教于乐的配套手工活动,使本次展览内容在充满童趣的同时,又不失传统文化内涵的渗透。此外,主办方还精心挑选了18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动画作品在展厅中滚动播放。

据介绍,中国动画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

一是中国动画的创始期(20世纪20年代初—1941年),  二是新中国初期的动画(1949—1956年), 三是中国动画第一个创作高潮(1957—1965年), 四是中国动画第二个创作高潮(1976-1988年), 五是转型新生期。

[链接]

部分中国优秀动画赏析

代表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片中小蝌蚪的原型出自于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此图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

老人没有画蛙,而是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画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地自远处来,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人们见到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似顽皮小儿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或去寻找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

在当时的美影厂厂长特伟指导下,动画艺术家们从齐老作品的笔法入手,研究其笔触结构和色浓淡虚实的关系,反复试验,解决了墨韵技巧的效果,将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蝌蚪、青蛙、鸡、鱼、虾、蟹搬上银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

代表作——木偶动画《阿凡提的故事》

木偶片《阿凡提》是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14集系列动画片,开创了少数民族题材木偶片的新篇章。影片创造了阿凡提这样一个典型鲜活的形象。他机智聪明,勤劳勇敢,富有正义感。

片中的人偶材质用银丝骨架、橡胶浇注的方法制成,又裹上了丝袜增加了皮肤的质感。“阿凡提”被塑造为木偶形象以来,深受欢迎,成为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的代表。该片曾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第三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美术片一等奖等。

代表作——皮影动画《桃花源记》

皮影动画《桃花源记》,以陶渊明的同名古文为蓝本创作。通过武陵人误入桃源又离开、再寻桃源未果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安宁合乐、平等自由的世外桃源。全片将国画、剪纸、皮影等传统元素用电脑三维动画做出,效果几乎以假乱真。在片中,皮影人物造型的艺术化、平面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