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纪录片的观众如何越来越年轻?

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昨天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聚焦“走近年轻人,记录新时代”,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制作人,针对如何应对业界新常态、吸引年轻观众以及如何把握时代风云、记录新时代进行了热烈、精彩的讨论。

多渠道触达年轻观众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为纪录片的多元化表达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也改变着纪录片的制作、发行和受众,年轻的观众较高的审美趣味也对纪录片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挑战,纪录片想要获得成功,成为爆款,就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年轻的受众?

首先内容上要与年轻人接轨。《我们的青春》制片人兼总导演马志丹认为,《我们的青春》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收视和年轻观众的一致好评,原因在于将眼光聚焦到来自20个行业的20个年轻党员的青春故事,鲜活、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这20个年轻的党员通过对平凡工作的不懈坚持展现了伟大的人性闪光点。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片人、《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徐欢虽然选择了古老的文物作为题材,但却注重从历史中挖掘人的气息,根据每个国宝不同的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创作,站在当代角度对国宝进行解读和认知,试图寻找古老的文物对于当下的启发点。由此激发年轻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年轻人对历史和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云集将来传媒有限公司制片总监、纪录片《本草中华》总制片人韩芸也同样选择了用年轻人的眼光去解读古老的话题,比如她选择了颇受年轻人关注的网红产品白花蛇草水作为切入点,通过拍摄内容破解了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医药的疑惑之处,并传递给他们正确的知识。

离不开对现实的聚焦

纪录片的本质是记录现实。中国纪录片在当今面临的重大使命就是记录一个火红的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人如何才能准确在记录真实生活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

第24届白玉兰奖纪录片评委、中国纪录片导演彭辉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纪录片,但是大量纪录片仍应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他所拍摄的《可可西里》《空山》关注“在困境中顽强地活着的”群体,这个群体所展现的与困境相反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也是最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精神。

第24届白玉兰奖纪录片评委、英国纪录片制作人及导演尼克弗雷泽认同这一观点,他肯定了陈为军导演拍摄的反映河南艾滋病家庭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认为贴近生活的具体、真实的内容是时代和观众的需求。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纪实中心总监李炳认为《厉害了我的国》通过近5亿票房成绩证明了纪录电影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未来纪录片在大屏幕上仍然有无限可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