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益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垃圾分类系列调查之四

在摸索中创新企业垃圾强制分类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在办公楼内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推动员工养成随手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在全市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企业也是一块重要而充满挑战的“阵地”。去年3月,上海垃圾分类“强发力”,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出台了《上海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对全市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将逐步实现“不分类、不收运”,并开展面向单位的执法工作。实践中的单位垃圾强制分类进展如何?青年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推行案例少 “摸石头过河”推动分类

“商务楼宇推行垃圾分类的案例较少,我们一开始可谓‘摸着石头过河’。”2016年,玫琳凯中国以业主的身份正式启用了坐落于上海静安区的行政中心——玫琳凯大厦。这个历来注重环保的业主,在筹备一年多后,开始在楼宇中推行垃圾分类。

在硬件上,公司对大楼内部的垃圾投放点的标识进行了改造: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类,并采购使用与分类标识颜色相对应的垃圾袋来提醒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在员工工位和会议室内,也根据员工在办公场景下投放垃圾的习惯,摆放可回收物桶和干垃圾桶。此外,在大楼的西侧空地上,依照规范新建了不锈钢的垃圾箱房,并按照预估的各类垃圾的产生量在垃圾箱房内合理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垃圾桶数量。“这样标准化的硬件设施是为了方便后端的垃圾分类清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无独有偶,2009年就入驻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的伊顿亚太区总部,在刚刚启动新大楼时,就在办公楼内设置了分类垃圾桶。近几年,该公司也积极响应长宁临空园区全面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的号召,推动员工养成随手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我们伊顿中国CSR团队和临空园区对接,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到垃圾分类企业现场观摩,学习经验。办公楼内按照四类垃圾分类重新采购了垃圾桶,并且也和所在的园区相关管理部门、环卫等做好对接,做到终端垃圾分类运输。”伊顿中国公共事务高级经理陈卓娅介绍说,刚刚到来的6月,更是伊顿世界环境保护月,将在亚太总部实施垃圾分类全员行动。

推行严格规范化制度 多举措制约

如果说垃圾分类的动员倡导是一种“母爱”,那么制度化规范则是一种“父爱”。2017年,上海市启动全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仲盛世界商城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在闵行区第一份《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告知书》上签了字。商城内除了家乐福和百安居两家大型零售场所自行收运外,其他所有门店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全部由物业公司负责收集。

据了解,商城采用的是商户、物业和第三方公司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共同合作的“仲盛世界商城”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商户按照物业要求,落实源头分类及清运要求;物业明确分类职责和管理要求,加强日常监管;第三方公司负责中转压缩站的日常运行。

在抓好源头宣传告知和倡导源头自主分类的同时,商城物业更是制定了严格的分类管理制度。商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要责任为物业,物业公司与商户签订垃圾收运协议,商户必须按照物业公司的要求开展垃圾分类,若分类不彻底,物业公司将不予收运或提高物业费用措施进行制约。

同时,物业公司与商城签订管理协议,并通过商城约束各门店进行垃圾分类。物业公司还与负责收运的环卫公司签订收运合同,餐厨垃圾和干垃圾按相关规定收费。

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年报记者,仲盛世界商城之前的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在11吨左右,如今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吨左右,减量率达到了35%。

将垃圾分类纳入员工考核指标

在垃圾分类进楼宇、进企业的推动过程中,各单位也摸索出了不少心得。伊顿中国方面,正在招募和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推广并监督垃圾分类,鼓励员工志愿签名参与办公室垃圾分类,回收上交座位的小垃圾桶,减少垃圾袋的使用。玫琳凯则在每个月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流动红旗”的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中,以此激励员工保持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在推进的过程中,企业也在不断研究垃圾桶的放置“学问”。“刚开始垃圾分类工作的时候,工作小组认为员工工位上最多的垃圾种类应该是以纸张为主的可回收物,因此,员工的工位上只放置了蓝色的可回收物桶。但经过一周的试行与观察,工作小组发现,工位上产生最多的其实还是干垃圾。针对这一现象,负责部门及时在工位上增加了干垃圾桶。这一调整,工位上的垃圾分类情况就得到了很大改善。这样不断优化改进的例子,在试行过程中不胜枚举。”玫琳凯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的工作其实是一个行为塑造的工作,当对员工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之后,配上人性化、符合使用习惯的工作方法,就会让垃圾分类做起来事半功倍。“这段时间以来,我们见证了太多员工从不会垃圾分类,抱怨说‘扔垃圾都不能自理了’到‘闭着眼睛’都能把垃圾分对,最后还变身‘监督员’,时刻提醒自己周围的同事。仅仅有好的硬件设施是无法达成垃圾正确分类的目标,只有与员工的沟通、对他们的教育跟上了,软和硬结合好了,才能真正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