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漂族”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社科院《上海外来老人生活状况研究》显示“老漂族”面临四方面问题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老漂族”的数量增长很快。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年报续推出的“老漂族”系列报道迎来了收官篇。“老漂族”及其子女基本情况如何?老人来沪的主要原因及其经济、社会支持情况是什么?“老漂族”的健康状况与医疗服务需求满足情况如何?社科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独家披露的《上海外来老人生活状况研究》给出了一份“全息图解读”。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报告解读

“低龄老漂族”占8成 半数老人来沪为照顾孙辈与子女

该调查报告主要关注上海外来人口中的老年人口群体,以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上海外来老人在沪状态进行三方面分析。

数据反映来沪流动老人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从年龄构成来看,以60-69岁低龄老人居多,占比近80%;从受教育水平来看,接受过中等教育者最多,占比近50%,同时还有15%接受过高等教育,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从经济来源看,以养老金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者占一半以上;从健康状况来看,自评为健康和基本健康者占90%以上,但其中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占20%以上,且7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34%,显著高于低龄组老人;从医疗保险可及性与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来看,多数老人在户籍地参保各类医疗保险,过去一年诊断需住院却未住院者约占四分之一;从来沪目的看,以照顾孙辈与子女者为最多,约占一半比重;从来沪后的社会交往看,80%以上的老人在沪生活中交到了本地朋友,其中有1-5个本地朋友的流动老人占比最多,比重高于40%。

没有熟悉的生活圈“老漂族”面临四个方面问题

调查显示,“老漂族”来沪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待遇、代际沟通、文化融合、社会网络四个方面。

就经济待遇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待遇的差异性与便利性方面。“老漂族”仅靠基本养老金收入往往难以覆盖其在上海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医疗保险统筹层次较低,跨省结算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流动老人在上海看病难也是另一大经济障碍。

其次是代际沟通,与子女交流不充分是流动老人家庭生活中情感缺失的主要体现。就文化融合而言,“老漂族”来到新的城市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对流入地生活的不适应。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则主要体现在地方语言、饮食习惯等差异方面。

就社会网络而言,脱离原有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独立生活空间成为流动老人同时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方面,流动老人离开家乡与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相脱离,使他们与原来的朋友、同事越来越远,而在新的环境中又很难找到新朋友,使他们感到孤独;另一方面,每天生活单调无趣,没有独立的生活圈,很多流动老人每天就是过着家里、菜场“两点一线”或是家里、孙辈学校和菜场“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由于没有熟悉的生活圈子,因此,流动老人遇到家庭琐事、情感孤独等问题时,无法向他人倾诉,在流入地往往缺乏缓解身心困顿的社会支持体系。

对策建议

该报告认为,来沪流动老人在社会融入方面所面临的困难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因此从政府、社区、家庭、个人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该研究认为,流动老人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的共同关注与行动。

对于流出地政府而言,其福利待遇设计应更符合移动化特征,便于流动老人随迁状态下同样能享受,如:定期体检、聚餐旅游等活动,应通过货币化结算方式将这些福利待遇发放到人,做到人走茶不凉。对于流入地政府而言,应当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接纳流动老人随迁现象,在现有财力之内为流动老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使流动老人与本地老人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政策。

(二)社区层面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原有活动内容的适当拓展,将流动老人的特定需求纳入社区关注的范围。可依托相关专业志愿者与社工,在社区举办各类面向老年居民的公益讲座时,通过流动老人电子档案及时通知邀约常住本社区的流动老人共同听讲,引导其走出家门,结交同龄本地朋友。其次,社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养老服务进行分类,对其中部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的服务活动收取一定收费,例如:根据老人需求开设若干收费低廉的社区兴趣班。

(三)家庭层面

针对部分流动老人在家庭关系中所面临的与子女的代际沟通障碍,子女应当在这一代际关系互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如平时下班后,尽量与父母聊天、散步,了解父母的心理状态、情感需求、健康状况以及对流入地生活的适应程度。当家人因为生活细节产生矛盾时,子女多从父母角度出发想问题,感恩父母的付出,体谅父母的不易,用爱与包容化解负面情绪。

(四)个人层面

研究发现,性格相对外向、开朗的老人更易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人越能适应当地社会生活;收入水平越高的老人相对越能适应当地社会生活。

一方面,就心态调整而言,老人应当主动学习、积极接受新事物,同时多理解、支持、包容子女,耐心听取儿女建议,积极适应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就实际行动而言,老人应当主动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在丰富的活动中寻找新朋友、扩大交际圈,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流入地的新生活中。

专家建言

社科院专家:将社区关爱活动拓展到“老漂族”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海旺介绍说,此次调查是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一万多个样本中挑出来的752名来沪流动老人数据。“‘老漂族’的数量增长很快,这个群体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外来常住老人数不到25万,2015年增长到47万多。去年,卫计委的抽样调研显示,外来常住老人的比重约占外来常住人口的5.9%,估计全市约有50多万人,比2015年又有所增加。”

周海旺分析说,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他们只身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子女所在的大城市,很多老人会不适应。以“上海外来老人生活状况研究”为例,700多个样本中,真正到上海养老的只有20%多,50%的沪漂是为了帮助子女照看孙辈,也就是说他们主要是来上海做贡献的。

“我们单位有个同事的妈妈也是‘老漂族’,从山东过来,不识字,有一次从小区出来迷路了,直到我同事接到警察打到单位的电话,才知道妈妈走失的消息。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这位老人根本不敢出门,待孙辈上小学了就回老家去了。”针对“老漂族”之惑,周海旺建议,社区可以给这些老人提供帮助,现在的养老服务主要是针对户籍人口的,今后可以将一些社区关爱活动拓展到他们身上去。

养老社群专家:为“老漂族”打造为老服务社群

上海养老先锋行业社群群主王勇认为,“老漂族”千里迢迢来沪,首先要过的是文化和地域差异关,他们原来的社会关系全部断裂了,作为子女要略懂一些社交心理,尽量模拟他们能接受的环境,增强他们的环境适应性。当然,即便是子女的关怀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作为“老漂族”他们要有内驱力,在新的城市构建新的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光靠他们自己的能力恐怕很难融入社区,这时候就需要有社区照料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他们创造机会和环境。比如可以以地区为范畴建立类似同乡会一样的组织机构,便于他们活动交流。

“有关部门可以关注这批人群,加强他们的社区融入感,甚至还可以为他们创造工作或当志愿者的机会。他们在参加这些活动中可以与人协作,结识新朋友,获得成就感。”至于代际沟通,王勇的建议是,在育儿时老人和小辈可以彼此分好工,各司其职,尽可能避免矛盾。

政协委员:在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关爱这些老人

市政协委员樊好曾和儿子同学的奶奶聊天,发现对方就是典型的“老漂族”。“这位老太太说话带很重的口音,她抱怨说‘在这里,我说话别人听不懂,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懂。所以我不太出去。’事实上,新上海人为上海做贡献,没办法照顾家里。他们的长辈甘愿来上海,做了很多牺牲,他们也在间接地为上海做贡献。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上海本地的老人,也要在社会层面、制度层面上关爱这些老人。”

他认为,打造熟人社区不仅是解决“老漂族”的一把钥匙,也是解决很多基层治理的一剂良方。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