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和世界音乐在非遗平台开展对话

走出古镇 江南文化找到自信

青年报记者 陈宏

    上海地区江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台表演。受访者供图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三大目标中,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是重要的一个。除了我们熟悉的苏州弹词及江南丝竹,青浦田歌、崇明山歌、古琴、江南民歌(明清俗曲+苏北民歌),这两年也因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越来越被普通上海市民了解。“非遗日”即将来临,连日来,为非遗特意成立的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举行了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受到业界瞩目。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昨天上午,在朱家角古镇尚都里珠玑阁,“江南传统音乐非遗经典传承展演”在古色古香的老宅子里举行,包含青浦田歌、崇明山歌、古琴、江南民歌(明清俗曲+苏北民歌)、苏州弹词及江南丝竹等上海地区江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挨个儿上台表演,吸引了一百多号观众,把老宅子里挤得满满当当。

徐银珠、徐彩珠、沈其余、居黎萍、陆云娟、俞银花等阿姨唱起青浦田歌《问花名》,质朴的田间劳作的歌曲,虽然没有扩音设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黄三达唱起崇明山歌《牌名》时,也让不少崇明籍的人,忆起了小时候听山歌的往事——事实上,崇明很多人都听过山歌,也听说过黄三达的大名。

“我们前不久刚刚在尚都里珠玑阁成立了江南音乐传承与实践基地,这也是响应上海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号召,进行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郭树荟教授告诉记者,正好最近有中东欧27个国家和地区的作曲家,集体来采风,中心就安排他们一起到珠玑阁听了这场质朴的“音乐会”,“他们都特别兴奋,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配合着这样的老宅子,韵味十足。”

听完之后,这些作曲家还到朱家角的放生桥上看了古镇风貌,更是增加了感触。“展演是第一次举办,主要是带着传统音乐节日意义的聚会,也是江南传统音乐资源与学院学术对接、转化和共享的有益平台,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非遗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为中国与世界非遗音乐文化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与窗口。”她说。

传统文化自信就该这么来

除了让江南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在古镇演出,昨天下午,来自阿根廷、加纳、日本、韩国、蒙古以及中国六国的世界传统音乐非遗经典传承联合展演,也在上海音乐学院校内举行,相比于上午场,这更是一场“江南文化”和“世界音乐”的对话与交流。“像泗泾十锦古乐社的泗泾丝竹合奏《十锦细锣鼓》,老先生跟我们合作了十年了,现在已经80多岁了,他看见我特别激动,说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和世界音乐对话。”郭树荟教授说,“我觉得,我们现在说传统文化要自信,而自信,就该这么来。”

为了这次对话,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准备了半年多,通过学生和朋友在全球寻找有特色的非遗音乐,“让他们把视频发过来,我们不要大型合奏,也不要西乐改编过的,只要原生态的传统的,结果非常令人振奋——很多音乐形式,都是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这其中,包括了阿根廷的班多钮手风琴独奏《La Beba-ALAS》、韩国传统器乐《散调》、蒙古呼麦《阿拉泰山之赞》、图瓦呼麦《走马》、日本的琉球古典音乐《伊集の打花鼓》《仲风节》、加纳的传统Atsiagbekor/Agbekor鼓乐等等。

而从古镇走出来的中国民间艺人们,对这样的交流也非常自豪,一些即兴表演,发挥得很是出色,可谓宾主尽欢。

郭树荟教授认为,这也是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所在,“中心去年10月才成立,肩负着学习、传承、研究中国民间音乐遗产的历史责任,在当代社会音乐文化的景观中,将以江南区域的优势,辐射全国,为非遗音乐的保护、研究作进一步深化与推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