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去年全市破获毒品案件3338起

将加强校园禁毒宣传阵地建设 应对“触毒”低龄化趋势

青年报记者 钟雷

    本市连续五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占比呈下降趋势。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本报讯 截至2017年底,全市现有吸毒人员4.2万余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36.5%,吸毒人员中七成以上为吸食合成毒品。这些都是记者昨日从上海禁毒工作发布会上获悉的数据。据市禁毒办介绍,本市连续五年新发现吸毒人员占比呈下降趋势,现有吸毒人员和新发现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比例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和11%。

合成毒品滥用呈现低龄化

据市禁毒办介绍,由于当前国际毒情形势更加复杂,本市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截至2017年底,本市现有吸毒人员达到4.2万余名,去年新发现吸毒人员7000余人。现有吸毒人员中,合成毒品滥用占比超过七成,这一比例在新发现吸毒人员中更高,达到89.5%。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合成毒品滥用群体的低龄化特点明显,分析发现,吸毒人员年龄层次越低,滥用合成毒品的比例越高。

此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增强。2017年全市缴获毒品主要以冰毒为主,占缴毒总数的63.2%。从毒品贩运来看,贩毒方式显现出向物流、快递转变的趋势,贩运线路也由传统的直接贩运逐渐向跨省市多地周转、接力分销转变。根据近年来查获的毒品走私案件来看,毒品来源地范围呈现扩大趋势,除传统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和金新月地区外,2017年陆续查获北美地区走私进口大麻案。另外,南美贩毒团伙利用物流海运通道,过境中转上海,向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贩运可卡因的情况正在不断加剧。

2009-2016年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质种类从166种上升至739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市场高度活跃。就国内而言,非法制贩、运输和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质也逐渐增多。其中,卡西酮类占比最高,达到65.6%;其次是合成大麻素制品,占比达到18.3%;以芬太尼为代表的合成阿片类物质位居第三,占比为7.4%。

去年缴获各类毒品484.5公斤

在打击毒品贩运领域,本市去年也成效显著。记者从会上获悉,2017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33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75人,缴获各类毒品484.5公斤,查处吸毒人员20199人次,新发现吸毒人员7029名。去年,全市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力量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其中公斤级以上案件50余起。

对于重点领域的执法,执法部门持续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控,严格办证制度,严把许可准入关,从源头加强风险防控。去年在全市范围内对涉及39种未列管化学品和4种机械设备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的摸底排查登记工作。以溴代苯丙酮、麻黄素类物质等为重点,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专项督查。同时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去年共举办易制毒化学品和特殊药品管理培训班11期,培训相关从业人员1000余人。

此外,市禁毒办积极落实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帮扶救助,开展对戒毒康复人员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扶持和帮扶救助工作,目前全市共建有区级就业基地41个,街镇就业点248个。30949名社会面吸毒人员实现就业,就业率64.5%。

校园成禁毒宣传主阵地

校园禁毒知识宣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市禁毒办和市教委等部门积极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三年规划,全面深入推进“6·27”工程,组织全市1302所学校,35.2万余名学生参加禁毒知识竞赛。

同时,针对青年白领开展禁毒宣传进楼宇活动,与楼宇重点单位签订禁毒目标管理责任书,引导青年白领加入禁毒志愿者队伍。依托青年团校、青少年维权服务岗等阵地,组织社区青少年群体结合生活技能训练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并将预防涉毒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把握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广场活动、现场咨询、公益趣味跑、单车骑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活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