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老漂之惑 除了溜娃很少出门 为了团聚忍受孤独

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分担家务,“老漂族”们选择漂泊异乡,一呆就是好几年。随着二胎时代来临,更多的老人继续着他们的“老漂”生活。青年报记者近日调查中发现,随迁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除了溜娃很少出门。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医保报销困难,一些“老漂族”甚至不愿意去医院看病。时间长了,这群老人常常觉得自己“很孤独”。

■A07

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分担家务,“老漂族”们选择漂泊异乡,一待就是好几年。随着二胎时代来临,更多的老人继续着他们的“老漂”生活。

记者近日调查中发现,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等原因,随迁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除了溜娃很少出门。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医保报销困难,一些“老漂族”甚至不愿意去医院看病。时间长了,这群老人常常觉得自己“很孤独”。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周二上午9点左右,在长宁路上靠近娄山关路的一家小公园内,到处都是孩子的欢声笑语,这些孩子中,小的仅两三个月大,大的也就四五岁。

记者采访了20名看护孩子的家长,六成以上带孩子来公园的是老人,还有三成左右的看护人或是妈妈、或是保姆,只有一名男童是由爸爸单独带着前来公园玩耍。在这些老人中,不少都是“老漂族”。

说起“老年漂”的生活,来自南通的黄阿姨感叹道,自己和老伴也算是带娃专业户了。十年前,老两口主动来到上海帮女儿带外孙,好不容易熬到外孙上小学了,二胎也放开了,女儿又生了个外孙女,老人只能继续留在上海带孩子。

像黄阿姨夫妇主动成为“老年漂”的很多。记者采访的10名“老漂族”中,有7位老人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3位老人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其中,有些老人不止带一个孩子,甚至需要奔波两地帮忙带孩子。

采访中,大多数“老漂族”已经在上海“漂”了两年以上。尽管在上海的时间已经不短,仅有小部分老人表示,他们已经完全适应了上海的生活。部分老人会在孩子上小学后,选择回到老家生活,这让他们感觉更自在。

二胎时代来临,他们又再次扎入育儿这个深渊里。“没办法,如果我们不苦,苦的就是我们的子女。”很多老人在思想斗争之后,仍然选择继续当“老漂族”。

记者调查

问题1

没有朋友圈静下来,却觉得很孤独

看着自己祖孙辈慢慢长大,老人常常感觉自己是幸福的;但是每当深夜来临,当孩子睡了,一些老人却会有一种孤独感。

“在上海都快三年了,还是不适应。”家住浦东的常阿姨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她来自江西的农村,家里的房子有三层楼高,屋前还有一块很大的地,可以种种蔬菜、养养鸡鸭。三年前,儿子提出希望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常阿姨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这边人生地不熟,没有人可以说话,小区也会遇到些带孩子的老人,互相听不懂。我文化程度低,不识字,手机也只会接听电话。”常阿姨说,一旦孙女跟儿子儿媳出去玩了,她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她很想去很多地方看看,但是没有人可以作伴,到现在这个愿望都没实现。

在采访中,超过半数的老人表示,语言不通、气候、饮食等方面很难适应,但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没有自己的朋友圈。

采访中,一些有多名子女的老人,还需要分开前往不同的家庭带孩子,老两口被迫分开。分开后,老人常常会互相思念对方。

问题2

看病不方便不清楚异地医保就医政策

随着年纪的增大,“老漂族”的这群老人们的身体大不如以前,经常因为各种疾病需要前往医院。

今年65岁的王爷爷就是被漂来上海的。就在不久前被检查出有严重的胆结石,必须手术。但如果在上海手术,对于异地医保就医,王爷爷及女儿一家都不清楚相关政策,也不知该如何办理。无奈之下,王爷爷只得回老家做了手术。“在老家有农村医保,一个手术下来近5000元,自费部分其实很少。如果在上海做手术,就不知能报多少了。”

王爷爷告诉记者,回老家手术的这段时间,反而是最轻松的时候,可以和老朋友聊天,吃吃家乡菜,精神一下子也好了很多。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看病就医更是“老漂族”们生活中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异地就医结算不便,就变成一些老人长期“两地分居”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国内部分城市的医保已经和上海接轨,沪上有关部门还在继续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相关系统开发。但是如果需要在上海进行手术等治疗,仍然需要当地医院开相关证明,这让部分老人觉得非常不方便。

问题3

育儿观不同带得很辛苦,却常常有矛盾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有一种害叫老人的溺爱”等这些言论经常在网络上出现,关联信息都是“老人不适合当孩子”。“老漂族”带孩子很辛苦,但是却经常“被黑”。

在这些老人中,其实有些曾经是地方的知识分子,有的当过老师、医生,或者是当地的干部,他们曾经也受过学生爱戴、下属尊敬,但是一旦来到上海带孩子的时候,他们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张阿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她曾经是北方小城市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最擅长的是外语,当然也喜欢教孙女外语。但是有一天儿媳不客气地对她说:“妈,你的发音有问题,不要教孩子口语了。”张阿姨一下子被激怒了,眼泪都差点流出来。“当年我教的学生,现在好几个去了外国领事馆工作。”张阿姨说。之后她与儿媳的关系日益恶化,每当儿媳指出她的某一个地方做得不够科学时,张阿姨总会习惯性地反击。

两代人,育儿方式早已相差十万八千里,年轻妈妈们动不动会搬出书本上的“科学育儿宝典”,而老人则不时会抗议“我养大过孩子,你们带大过吗”。他们的付出有时会被轻视,这让不少“老漂族”觉得自己“白付出了”。

[专家说法]

子女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理解、包容

“老漂族”身心能否融入城市,考验城市的人文温度和治理水平。

随着“老漂族”群体日益庞大,如何关爱这个群体,让“老漂族”得到关爱、找到归属感,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看来,异地老人随着孩子迁徙来上海,除了能帮助年轻人带孩子外,也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顾晓鸣教授告诉记者,要让这些老人能有归属感,社会上就必须要摆脱“老人是拖油瓶”这种传统观念,事实上,这些老人很多就是社会上的精英。“即使是普通百姓,老人们也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比方说有的老人会拉二胡、有的是围棋高手,有的会烧一手地方特色菜……老人是传统文化的宝库,随着他们来到上海,可以带来各地的文化交流,为上海这座大都市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顾晓鸣教授指出,此外老人的加入可以让亲情关系密切相连。老年人是家庭的“纽带”,正是由于无数老年人的存在,无数个家庭才凝聚在一起,感受着家庭的暖意与温情。

专家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年轻人自己带孩子。实在需要父母帮忙带,就要多沟通、多理解。作为子女,要学会感恩;而不管是老人还是儿女,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多包容。

此外,相关人士提出,要让老人们真正融入上海这个城市,要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外来老年常住人口的公共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各种服务资源,为“老漂族”能够在异地养老就医提供便利,简化异地办事手续,真正解决“老漂族”在他乡养老难、看病难等难题。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