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一流”建设需同步一流师资建设,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

引育并举,打造思政“梦之队”

青年报记者 姚佳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推动“双一流”的建设中,广大青年教师是增强高校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的关键。多年来,这一群体普遍面临“阶段性收入不高”“职称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为国内法学高端人才培养重镇,华东政法大学又是如何破题,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呢?日前,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谈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术发展保障,始终处于人才工作的优先级位置。因“校”制宜、引育并举的创新措施,要让青年教师安守三尺讲台,还要为他们搭建更广阔教研平台。

青年报记者 姚佳森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正视难点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的烦恼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非常明确地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开启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教师无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叶青开门见山地指出,青年教师是一个学校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华东政法大学一直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保障放在人才工作的首位”。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为了更深入了解本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和想法,叶青自2015年出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以来,“遍访”二级学院,通过定期的青年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一方面要注意倾听,给他们鼓鼓劲,另一方面,也要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他看来,青年教师“成长的烦恼”来自三方面:安居乐业的焦虑、职称晋升的竞争,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狭窄。“大学中的问题,既是办大学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叶青指出,“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师资情况有所不同,如今本校近90%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不少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在各方面都背负很大压力。”而建设“双一流”的根本保障是教师的广泛参与、同心合力,如何才能让部分青年教师突围“青椒(焦)”的困顿,首先学校要正视难点。

立稳支点

青年科研项目获三年资助

解决问题,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青年教师“把心稳下来”。“近些年来,华东政法大学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叶青指出,这些意见从政策、制度、环境、文化、待遇等诸多方面入手,因“校”制宜地制定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干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华东政法大学充分考虑到了青年教师来沪工作的生活成本,为有需要的青年教师提供市区的廉租公寓,解决了小青年们的燃眉之急。

“我们就是想方设法,整合校内校外的资源,来解决青年教师安居乐业的问题”,叶青补充道,“譬如在松江校区,通过和松江区政府的合作,我们有了12套青年人才公寓。此外,博士进来以后,我们主动给予房贴。为了吸引诸如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专门拨出了800万元的房贴。”

有调查显示,50.1%的本科教师和52.7%的高职高专教师曾有为增加个人收入而兼职的经历。但在叶青看来,“青年教师先别忙着在外面分散精力,我们还是希望他们更专注于教学科研。”所以,华东政法大学在补贴科研经费这块同样花了大功夫。他透露:“一个青年科研的项目,我们会连续资助3年,每年给予10万元,这样总共就有30万元。希望青年教师能在这期间先好好研究,发表几篇论文、专著,这样不就有了评职称的条件和代表作的成果吗?”

一方面,提升基准待遇,体现对人才的基本尊重,维持他们体面生活的强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成果奖励,激励青年教师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华东政法大学双管齐下,有效地让青年教师“向身边看少一些现实焦虑、向长远看多一些稳定预期”。

打通堵点

不让功利化考评成为掣肘

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日本的“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韩国的“BK21”卓越大学建设等,世界各国一流高校与学科建设无不注重杰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近些年来,中国不断推出“千人计划”等人才工程,也正是为了吸引并培养杰出中青年专家,推动国家的“双一流建设”。作为一名先后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一流大学访问学习授业的知名学者,叶青本人又是如何解读“让‘双千计划’真正发挥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呢?

围绕这一话题,叶青思忖片刻后表示,“双千计划”需要政府部门在整体设计上统筹协调,打通人事壁垒,明确互聘人员的职责任务。从站位高远的角度来说,即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要想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高校应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和“双千”课程有机结合、层层配套。实务单位则可以具体细化和落实高校挂职专业的工作业务范围,使挂职不仅仅停留在观摩加学习,而是实实在在地扎根部门一线。

与此同时,叶青建议“双千计划”扩大互聘范围,拓展交流层次,除了考虑增加互聘人数,不妨适当放宽人数要求和聘期限制,不再限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具有10年以上法律实务工作经验的专家,将一批具有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青年法律实务工作人员也纳入到互聘体制当中,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希望实务部门专家不仅能走进来,还能带学生走出去,使学生们在行业一线参与实践”。

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叶青强调,要真正解决“双千”专家后顾之忧,不妨对“双千”专家的工作采取弹性考评机制。对于重点培养的青年人才,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不因功利化的考评而挤压了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只有明确考评机制,推进互聘共建机制化、可持续化与稳固化,才能使“双千计划”真正成为专家乐意、教师得益、学生受益的长效育人机制。

守住原点

做温暖有正义感的法律人

基于上述观点,叶青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正在推进的“四维一体”思政课教学体系举例道,优质的平台往往有助于科研团队学术能力的再造与提升,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合作团队的诞生,“学校注重打通学科壁垒,将多学科、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专业老师、党政干部、辅导员、杰出校友、专业研究人员请进教室,组成思政课教学师资‘梦之队’,探索一套华东政法大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力争将学校打造成上海一流、全国知名的‘思政课’示范教学基地。”

引育并举的背后,华东政法大学又对青年教师寄予了哪些期许?叶青认为,顺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青年教师队伍理应需要具备复合型的能力。

在学科交叉越来越密集且越来越注重创新的大背景下,华东政法大学把建设“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作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发展生态的有益尝试。叶青满怀憧憬地表示,该平台致力于“在上海创建一流的法律大数据中心,推动法学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让法学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于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于科技创新。”而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青年教师队伍本身需要加强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素养。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息息相关。青春何以安放,前程何以照亮?在华东政法大学师生的眼里,“做一个温暖而有正义感的法律人”即为一盏明灯。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作为一名曾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又回到母校担任校长的“老华政人”,叶青特别提到了华东政法大学的“帐篷精神”,希望所有的青年教师能时刻谨记一名学者的宝贵品格,拥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和视野。他表示:“当今时代,衡量中国法学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要看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核心是深入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法院校,绝不能只是为了培养‘法律工匠’,而是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法兼修’为根本宗旨,努力实现‘立德树人’与‘德法兼修’的辩证统一。”这,是叶青的坚持,也是他与师生、同行共同守望的湛湛青天。

校长名片

叶青,1963年生,江苏无锡市人。2015年7月起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曾长期从事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坚持“概念和案例要结合,问题和主义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要结合”的教学理念。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性格、兴趣比较适合学术人生,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那么校方会在你起步的时候撑一把、扶一把,而从另一个角度说,选择了学术这条路,本身就是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路,唯有不忘初心,最终才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叶青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