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凯旋 新站周边将设立企鹅保护区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家属前来迎接雪龙号归来的科考人员。 青年报记者 吴恺 实习生 黄玲童 摄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本报讯4月21日,载着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凯旋而归! 本次南极考察围绕罗斯海地区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南极环境业务化调查评估和南极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综合考察三大任务,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78项调查任务和22项保障支撑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据悉,这次科考队完成了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及前期建设任务。新站建成预计还需要4年时间,建成后将具备“一站多能”的综合观监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站选址过程中,科考队还发现了一个庞大的企鹅集聚区。

“在我们新站附近有一个庞大的企鹅群,大约有2万只左右,为了更好地保护南极的企鹅,我们计划在这个地方做一个特殊的保护区,设置完以后有一些配套的保护措施,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考察队队员,如果在这个保护区通过,都必须遵守这个区域的管理措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巡视员陈丹红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科考队目前已着手开展多学科调查,计划在此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

考察队这次克服罕见严重冰情和恶劣天气条件,完成了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临时建筑和临时码头的搭建,实现了发电、海水淡化、通讯等功能,于2018年2月7日举行了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青年报记者获悉,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任务由“雪龙号”和“向阳红01号”联合组队执行。“雪龙号”航次由257名队员组成,包括来自美、加、俄、泰、新西兰等国13名国际队员。“雪龙号”自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基地码头启程,于2018年4月21日返回,历时165天,总航程达3.8万余海里。“向阳红01号”考察航次由78名队员组成,在前期执行完大洋调查航次大西洋航段任务后,于2017年12月30日启程开展南极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综合考察,于2018年2月14日返回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港,整个航次历时53天,总航程5850海里。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科考队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保护南极环境已刻不容缓!

“在南极半岛发现微塑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人类活动,包括我们的旅游、鱼虾捕捞等,微塑料是一个不易消化的新的垃圾,主要影响一些微小型的生物,从而到大生物,比如鱼类、企鹅、海豹等。”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何剑锋表示:“一方面我们会加强更大范围的检测,同时我们也会向其他国家发出倡议,对这些塑料垃圾更好地管理。”

据悉,科考队这次围绕国际关注的海洋微塑料、人工放射性核素、重要水团与环流、海洋生态系统等热点问题,在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戴维斯海、罗斯海等海域及沿“雪龙号”航线开展了业务化调查,取得了重要调查成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