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离柜业务率提升 员工数量减少

国有大银行员工平均年龄在提高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尽管减员已是大势所趋,五大行的科技类员工数量与占比却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青年报资料图

面对不断减少的网点和不断提升的离柜业务率,银行减员似乎成为了必然,记者查询最新公布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银行的年报,减员数字在延续的背后,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国有大银行员工的平均年龄也在提升。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连续减员的数量在加大

截至2017年末,工商银行员工人数为453048人,相比2016年的461749人,减少了8701人,而之前的2016年减员数是4597人,连续减员的数量在加大。

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减员人数均在9000人以上,建设银行2017年末有员工352621人,减少9861人,较上年减少2.72%,农业银行截至2017年末在职员工总数487307人,较上年末减少9391人。

中国银行则相对变化不大,中国银行2017年末共有员工311133人,其中内地机构员工288206人,2016年末中国银行内地机构员工为286391人。交通银行内地员工也从2016年末的90165人降至2017年末的88906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目前电子化的深入,电脑、手机的操作交易越来越方便,不少需求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出门去银行网点办事的客户相比之前已大幅减少,这自然对相应柜面人员的需求也会下降。

记者今年初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银行网点就看到,银行网点内撤掉了多个人工柜台,被自助设备所取代,而双休日更是只开放了一个人工柜台,遇到该员工上洗手间,就算只有一个客户也只能等待。而一些网点原先为VIP客户设置的贵宾服务柜台已经等同虚设了。

甚至有银行网点取消了双休日的营业时间,一位准备出国旅游的年轻人说,他双休日去附近银行网点换汇,结果发现以前双休日营业的银行网点关门了,结果还是回家在网上办了。

线下过多的网点成本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支出,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大行其道,自然银行网点的使用率也就下降了,银行不断传来获批关停营业网点的消息,背后则是不断提升的离柜业务率。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上月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87.58%。

员工的平均年龄在提升

伴随着减员数字,大银行员工的平均年龄也在提升。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如今银行工作已经不是外界眼中的“金饭碗”。

记者翻查建设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建设银行2017年末在职员工中,41岁至50岁的员工最多,有13.5万人,占比为38.45%,51岁至59岁的员工有4.8万人,占比13.7%。建设银行的员工中,有半数员工的年龄超过了40岁。

2017年末建设银行30岁以下的员工8.5万人,占比只有24.07%。而查询2016年末的数字,30岁以下的员工有9.7万人,占比在26.86%,显示年轻人的比例在下降中。

同样农业银行去年41岁到50岁之间的员工有19.1万人,占比39.2%,51岁以上的员工有11.9万人,占比24.5%,也就是说有超过六成的员工年龄超过了41岁。31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有7.5万人,占比15.6%,30岁以下员工有10万人,占比20.7%,可比的是,农业银行2016年末30岁以下员工有10.6万人,占比21.4%。

另外,中国银行相对年轻化一些,41岁以上员工占比30%多,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则未披露相关数据。

运作模式或迎颠覆性变化

横向来看,国外银行业也在减员,今年2月,澳洲的四大银行之一澳洲国民银行宣布实行大幅度裁员,裁员六千人,占银行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在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倒逼之下,国内银行业或许将迎来运作模式的颠覆性变化,而减员仅仅只是开始。

今年年初,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就曾撰文指出,我国银行业虽然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减柜减员的情况,但是,通过年报季报,可以发现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撤并网点,同时伴随着员工数量的减少。实际上,随着银行离柜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而物理网点则渐渐成为银行的“累赘”,巨大的房租人工费用占银行费用的比例相当大。自2014年开始,部分银行对物理网点已呈现收缩态势。这种态势随着科技发展,时间的推移会得以延续,而且会不断累积,目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最终会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临界拐点将会呈加速态势。

尽管减员已是大势所趋,五大行的科技类员工数量与占比却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银行对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强。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