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博物馆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在昨天的青年报博物馆专题系列中,记者关注了上海的博物馆版图。但是必须看到,这张巨大版图的雏形初现,日臻完善,绝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这背后是上海的博物馆建设的漫长的变迁,当然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对于博物馆建设的布局、门类和功能的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才有了现在的上海的博物馆版图,也预示着未来上海博物馆建设的方向。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布局:从分散走向集群

住在大木桥路一带的市民朱筠差不多每周末都要带儿子到徐汇滨江玩。当然,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展览,也会到徐汇滨江的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朱筠住在徐汇已经20年了,亲历过徐汇滨江博物馆群落的从无到有。

这一片过去都是码头和厂房,龙美术馆的所在地过去是一个煤运码头。朱筠对此很熟悉。现在的龙美术馆里有一家咖啡店,里面特供只有在此才能喝到的咖啡。每次看完展览,朱筠都会和儿子到这里喝一杯。坐在优雅的环境里,朱筠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煤土飞扬的码头。还有一点是朱筠感到惊奇的:现在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喜欢“扎堆”,就像徐汇滨江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博物馆。这显然突破了朱筠这个老上海人的生活经验。

布局从分散走向集群,这恐怕是上海的博物馆给人们最直观的一个变迁。当然,博物馆“扎堆”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就像市民朱筠在徐汇滨江逛博物馆,往往是冲着其中一家博物馆的一个展览而去,结果顺带把其他的博物馆也逛了一下,充分地感受了不同博物馆的不同的文化气息。这种“集聚效应”,会将博物馆的功能放大。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博系主任、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曾参与制定了“十三五”上海的博物馆建设规划。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陆建松就谈到了上海的博物馆布局近年发生的深刻的变迁。他告诉青年报记者,过去上海的博物馆建设都是各个单位各自为阵,各行各业单位自建。上海铁路局自己有一块地就建一个铁路博物馆,烟草局建一个烟草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自己单位里建了一个上海昆虫博物馆,提篮桥监狱里就有一个上海监狱博物馆。这样各自为阵的情况就造成了上海的博物馆布局非常分散,没有办法握紧拳头集中发力。

但是近年,上海已经意识到博物馆集群的意义。陆建松说,上海现在已经有意识地在构建几个博物馆集群,有的集群博物馆的门类不够齐全,那就有意识地进行“填补”。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加入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也是一种“填补”的有意行为。这样一来,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就变得完整,文化底蕴也更为厚重。

陆建松对青年报记者透露,未来,上海的博物馆群落规划,除了世博文化博览区博物馆集聚区、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苏州河杨树浦路博物馆集群、历史文化风貌小型博物馆集群和公园特色博物馆集群这“两大区三个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集聚区就是临港博物馆集聚区,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中国航海博物馆,未来还要建设天文馆和水族馆。

门类: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上个周末,是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开馆以来的第一个周末。位于黄浦滨江的这座博物馆人头攒动。直到去年,一说到博物馆排队,人们第一反应还是向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这样的艺术展。一个体育类的博物馆能具有如此高的人气应该是非常罕见的。而据报道,来参观乒乓球博物馆的市民,有一部分是体育爱好者,但是绝大多数是普通市民,他们中有的人没打过乒乓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参观这家体育博物馆的热情。

在提供给市民的这顿“博物馆文化大餐”中,“菜肴”的种类正在变得丰富起来,品种从过去的单一走向多元。这是近年人们对于上海博物馆的变迁的另一个印象。陆建松教授向青年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海市的博物馆120座,其中,历史类的56座,科学文化类的41座,工业类的博物馆12座,以及7座市政类的博物馆,还有银行金融贸易类的博物馆4个。3年过去了,一批新的博物馆建成开馆,现在这份数据的比例还在不断丰富。

陆建松认为,上海的博物馆门类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是一种趋势,也是时代要求的必然。在陆建松看来,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应该将这座城市的特色和品质全部完整地宣扬出来,所以在进行博物馆建设的时候,博物馆应该与城市特色结合起来,这是重中之重。近年,上海的博物馆门类确实丰富了很多。但是,是不是就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上海的博物馆建得差不多了,已经处于饱和阶段?

陆建松告诉青年报记者,从博物馆建设要和城市特色结合起来这一点来看,上海的博物馆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上海有优秀的工业文明,那就可以推进上海工业博物馆、上海设计博物馆的建设。上海的金融文明很发达,那就可以建上海金融博物馆。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摇篮,理应有上海文学博物馆、新闻出版博物馆、教育博物馆。上海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除了一大会之外,也应该有一个党的诞生地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有的已经立项,有的还在推进之中。

功能:从收藏研究到展教一体化

博物馆究竟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一个收藏文物的地方。很多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而且很多馆藏都是国宝级的,博物馆会动不动秀几件镇馆之宝出来,以显示自己的地位。也因为是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博物馆对于市民来说都是高高在上,是高不可攀的“艺术的殿堂”。

但是近年,这种情况在迅速地改变。有的博物馆开设了亲子课程,节假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来参观博物馆,有最权威的博物馆来进行讲解。更多的是展陈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把文物往展柜里一放,观众怎么看,看不看得懂,这都不是博物馆所关心的。但是这几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里青年报记者看到一台清花机。1895年由道白生公司制造的这台硕大的机器当然早已不能运转,但是上历博在布展的时候很有心地采用了光影投射的技术,经过投影之后,观众可以看到这机器仿佛正在运转,生机勃勃。上历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这套机器的呈现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选定了现在的方案。“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有更好的观展的体验。这是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陆建松近年一致在呼吁博物馆功能的转变。他对青年报记者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看到了博物馆的一些变化——从以前的馆藏收藏,转变为现在的文教结合,馆教结合。“如今的博物馆经营导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博物馆就是一个教育机构,承担知识传播的功能。以前的馆藏收藏,以及相应的知识研究,如今都是一种手段了,最终指向的是,实现博物馆的第一功能:教育。”

陆建松说,既然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已经明确,就是教育,未来为了更好地向民众传播知识,博物馆的数字化改造将是主流,就是要推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升文化传播的方式。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的:让博物馆传播知识,承担起公共教育。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