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阳光90后 患有听障毅然从医社区康复师受追捧

一岁多时,冯帆因药物过敏造成听力残疾一级,几乎什么都听不见。然而,1990年出生的他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医,如今已经是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康复师,与患者交流毫无障碍,而且拥有着众多粉丝。“作为一名听力障碍患者,我能深深体会到患者的痛苦,所以我会在康复这条路上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冯帆坚定而有信心。

■A05

1岁多时,孩子好像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父母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随后的医学诊断让一家人懵了,原来是药物过敏造成听力残疾一级,孩子患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几乎什么都听不见。

然而,灾难并没有让这个家庭放弃,他不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接受正常学校的义务教育,而且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医。如今,1990年出生的冯帆已经是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康复师,与患者交流毫无障碍,而且拥有着众多粉丝。“作为一名听力障碍患者,我能深深体会到患者的痛苦,所以我会在康复这条路上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冯帆坚定而有信心地说。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工作

康复室里的“阳光男孩”

半天为6位患者做康复训练

上周五,记者在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冯帆时,他正在为82岁的汪阿婆进行康复训练。一年多前,汪阿婆脑梗后来到这里康复,之后成了冯帆的“忠实”患者,每次来治疗都点名找他。

记者注意到,在给汪阿婆治疗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一直盯着汪阿婆的脸,不时地问她:“力度可以吗?这里还疼吗?”汪阿婆一脸笑容,连连说“可以”。

康复治疗大约半小时,治疗快结束时,汪阿婆还抓紧和冯帆聊了几句,讲起最近身体的不适。“我最近脾胃有点不舒服”、“不能多走路,走久了浑身就会痛”。 冯帆一一应着,安抚她的情绪,一边提醒她该注意些什么。

冯帆工作所在的康复室大约有20平米,躺满了前来做康复的患者,这让房间看起来显得有些拥挤。一旁的凳子上,65岁的张阿婆已经坐了一个小时,她正耐心地等待冯帆结束上一位患者的治疗,来为她进行康复治疗。“反正我也不赶时间,我就排队慢慢等,老病人了,我喜欢这位小伙子,他对每位患者都很有爱心和耐心。”张阿婆说。

半天下来,冯帆已经为6位患者做了康复训练,其间从来没有离开过诊室。

冯帆说,因为自己听力严重障碍,即使戴上助听器,他还是很难听清楚患者所说的话,他必须借助看患者的口型,才能完全明白患者的意思。但是,这让他更加专注于患者的所有细节,患者的每个表情他都不会放过。

变故

父母的坚持让他学会说话

语言能力并没有比同龄孩子差很多

如果不是助听器的提醒,很难想象这曾是个患严重听力障碍的患儿,从冯帆身上,一点都看不到听力障碍可能带来的悲伤、失意。然而,这一路背后的艰辛只有冯帆和他的父母知道。

20多年前,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在这个家庭!一岁多的冯帆因为药物过敏造成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冯帆早早就被医生和外界判定“他这一生就只能那样”。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这个原本平淡温馨的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打击。

“哪天我们老了,走了,孩子怎么办?我们必须要让他能回归社会。”冯帆的父亲冯高胜告诉记者,为了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说话、接受教育,痛苦之后,夫妻俩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必须让孩子学会说话。

冯高胜说,印象中孩子是没有童年的,别的孩子晚上可以看电视,周末可以去游乐场,而冯帆永远是在进行语言训练。每天晚上,孩子没睡觉时,夫妻俩陪孩子说话;孩子睡了,夫妻俩还要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商量第二天的辅导内容。

“必须要不停地说,说到嗓子哑了也不能停,儿子才能一遍遍加深印象。”冯高胜说,那些年,他们没日没夜地找方法,一遍一遍地教,有人劝过他们放弃,但他们知道孩子很聪明,一定能行。终于孩子会叫爸爸了,那一刻,冯高胜的眼泪哗哗地掉下来。

经过探索,冯高胜把一些生活中的事都编成卡片,上面画着图,然后,让孩子的手摸着他的咽部,感受他声带的变化,再看他口型的变化,一遍一遍地教。

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不断提高。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冯帆的语言能力并没有比正常同龄孩子差很多,语言康复程度让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为了让孩子能进正常的学校,冯高胜去求小学的校长。校长最终被打动了,但是提出半年内冯帆的成绩如果跟不上,必须自动退学。三个月后第一次摸底考试,冯帆的成绩班级第二,这让冯高胜夫妇越来越有信心。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像亲人一样关心他,照顾他。”冯高胜说,为方便听课,从入校之后,孩子的课桌总被排在前面;布置了作业,老师怕他听不清,也总是亲自给他写在纸上。

坚持

通过看口型、留意患者肢体语言

他能够准确明白患者想表达的意思

就这样,冯帆与正常同龄人一起读完了义务教育。在心底,冯帆早已有了一个坚定的念头——要去学医。“我能体会到病患的痛苦,我想做医生帮助他们。”冯帆说,学医要求很高,但他想试试。父亲冯高胜却在这时泼了他一盆冷水,作为父母再也没能力去辅导他学医了,如果坚持要学医接下来只能靠他自己了。冯帆没有打退堂鼓,经过努力,他考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科。

毕业后,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来到社区医院成为了一名康复师。而提升自己的路程也没有就此停止,在参加工作后,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八年后又获得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学历。

然而,理想总是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刚工作时,难题再次出现了,这让冯帆一度非常消沉。

如何与患者沟通,成为摆在冯帆面前的最大的难题。询问病情、介绍康复治疗项目,这些对于其他康复医师最普通的工作内容,对他来说似乎没那么简单。冯帆所从事的是针对偏瘫、脑梗、骨折、颈腰椎病的病人康复治疗工作,其中不少患者本身语言也比较困难,有些老年患者甚至只会说上海话。冯帆从小学习的发音、口型都是普通话,对于他而言,上海话就像是一门外语。回到家中,冯帆只能再次向父母求助,利用下班的时间开始学习上海话。

至于为了掌握自己为患者康复治疗时的力度,冯高胜夫妇又再次扮起了儿子的“患者”,按摩、扎针……一次次的实验后,冯帆终于能轻松掌握自己的力度。

年幼时刻苦坚持的听力语言训练和多年养成的细腻谨慎生活习惯,为他打开了医患沟通的一扇窗。在熟记病人病史的基础上,冯帆通过看口型、留意患者肢体语言,能够准确明白患者想表达的意思。对于许多熟悉的患者,甚至不需要他们说什么,冯帆都细心地记得需要治疗哪个部位以及治疗的强度。

成就

从不信任到深深依赖

病患被充满诚意的他打动了

来社区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前,很多患者对这位“不太爱说话”的小伙子充满好奇,同时也会质疑他的业务能力。有些患者第一次会拒绝接受他的治疗,希望换一位更有经验的康复师。但是,冯帆一次次走到患者面前说,“给我一次机会试一下可以吗?”很多患者被这位充满诚意的小伙子打动了,渐渐地,大家都记住他俊朗的笑容,以及精湛的康复技术。

不少患偏瘫、脑梗的老年患者,对于自己的康复前景悲观,治疗配合度低,冯帆总是不厌其烦地开导他们要有信心,不要放弃。

家住凤城三村的张阿婆79岁时罹患脑梗,出院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但张阿婆本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总是唉声叹气,念叨着自己要活到头了。冯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阿婆的不配合,导致她错过康复的黄金时期。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冯帆抓住每一个与张阿婆沟通交流的机会,一遍遍讲述康复成功的案例。一个个欢乐的小视频,一次次陪阿婆谈心……看着这个和自己孙女一般年纪的小伙子如此用心,张阿婆被打动了,配合度明显提高。半年后,张阿婆恢复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张阿婆和家人要给冯帆送锦旗,他微笑着摆摆手,又冲张阿婆竖起大拇指,说:“加油,你一定行的!”

60岁的李阿姨说,她最初和冯帆的交流就是“眼神交流”,中风后的她说话非常困难,冯帆听力又不行,两人只能靠眼神交流,但是冯帆从来没有表现过一丝烦躁。刚来的时候,李阿婆走路要人搀扶,还跌跌撞撞的。现在,肢体能力在慢慢恢复,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她从心底感谢冯帆。

从事康复工作9年来,冯帆治疗患者近20000人次。冯帆说,自己就是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康复患者必须要对自己有信心,而他所做的努力,就是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