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亮相 首位观众凌晨5点赶来 6000年一馆尽现

    昨日上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迎来首批市民参观。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上海跑马总会旧址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昨天开馆。虽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1950年代就有了建制,但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却一直处于漂泊的状态。现在上海终于有了一座系统呈现自己6000年厚重历史的博物馆。

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出发陈阿姨成了第一位观众。“听到历史博物馆开馆,我真是很开心。”她对青年报记者说,自己小时候住在南市区,到南京西路325号走路都是可以走到的。“我就是想来看看,看看上海的历史。”而到上午9点开馆的时候,队伍已经已排到了指示牌显示需要等1小时才能入馆的地方。

除了常规陈列之外,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开馆期间还开设了一系列临时展览。其中有一个展览正是“钟声再起——新馆馆址的前世今生”。上海跑马总会旧址现在成为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址,这栋建筑本身就是上海的一段历史,是新馆最大的展品。

■A11

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上海跑马总会旧址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昨天开馆。上历博的开馆给出了两个答案。其一,虽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1950年代就有了建制,但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却一直“有名而无实”,处于漂泊的状态。现在上海终于有了一座系统呈现自己6000年厚重历史的博物馆。其二,上海跑马总会旧址自上海美术馆迁至中华艺术宫后,其新的用途一直备受关注,现在成为了上历博的馆址,可谓实至名归。这栋历史建筑本身也就成为了上历博的最大的展品。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沸腾的市民 有人凌晨五点半就来排队

陈阿姨听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昨天要开馆,心里起了波澜,她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便索性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出发了。到了南京西路325号,恰是凌晨五点半,天刚蒙蒙亮。陈阿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排了第一名。“听到历史博物馆开馆,我真是很开心。”她对青年报记者说,自己小时候住在南市区,到位于老黄浦的南京西路325号走路都是可以走到的。“我就是想来看看,到建筑里走走,看看上海的历史。”

昨天一大早,上历博门口已是人头攒动。到9点开馆的时候,队伍已经已排到了指示牌显示需要等1小时才能入馆的地方。由于是工作日,来参观的以中老年观众居多。他们中的不少人对上海有着很深的情结,对于上海近现代历史陈列中的不少展品都如数家珍,还会对其中的一些典故展开热烈的讨论。观众尤其对一些互动式的陈列方式感兴趣,有的观众对记者说,原本以为历史博物馆展现的都是一些老物件,陈列的方式也是比较传统的,现在没想到还能如此新潮。主办方预估,在这个周末,上历博将迎来更大的参观人潮,届时中青年观众将成为主流。

据了解,选址南京西路325号上历博,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9800平方米。建筑分东西两楼和开放式的庭院。上历博展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展构成。基本陈列位于东楼,由“古代上海”(二楼)和“近代上海”(三四楼)组成,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全面梳理上海历史脉络,共陈列展示文物约1100余件/套,较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变化。西楼则为临展厅、文创区域及观众服务区。展览从上海6000年前的文明开始,直至1949年上海解放,前后跨度极大。

鲜明的定位 一馆系统呈现上海厚重历史

上海已经有那么多博物馆,展现历史的博物馆也有不少,那么到上历博究竟看什么?

上历博馆长胡江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比较精到的论述。他说,上海博物馆是以展现古代艺术为主的博物馆,而中华艺术宫则是以展现近现代艺术为主的文化机构。而上历博就是综合性反映城市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上海的历史过去是如何呈现的?应该说在上历博之前,上海的历史呈现分布在各个博物馆之中。比如上海博物馆举办过青龙镇考古特展,展出了上海先民的一些生活遗迹,把上海的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等举办过一些海派绘画的展览,系统地呈现海派艺术在上海的发展。不过这都是一些专门展,比较零散,而且强调艺术的过多。以至于让人以为上海的历史就是一部艺术史。这显然是片面的,上海的历史如此丰富多彩,根本不是几个艺术展就能完整呈现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呼吁上海应该有一个系统呈现自己6000年厚重历史的场馆。

胡江馆长的这一句话就讲明白了上历博在上海各大博物馆中的独特地位。首先,上历博所展示的内容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范围,而重点关注历史价值。一件展品如果没有太多艺术性,但是历史价值重要,同样是上历博重点展示的。其次,上历博所展示的内容与上海息息相关。这也就是一个区域定位。

举一个例子,虽然上历博也会展示青龙镇遗址考古的成果,这和上博的一些展览有重合之处,但是正广和汽水往哪里放呢?在上历博展厅里,青年报记者看到两瓶生产于100年前的正广和汽水,没有启封,这恐怕是上海现存最久的正广和汽水了。这两瓶汽水或许不能成为上博的展品,但是放在上历博里就很恰当,这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上历博里有很多这样的展品。比如一楼的序厅里,就有两只铜狮,这是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大楼建造时,向英国订购的。张嘴吼叫者名“斯蒂芬”,闭口静蹲者名“施迪”。它们一经铸成,模具便被销毁,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对原版铜狮,1966年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作为商业与金融业是近代上海发展的重要缩影,1895年道白生公司制造的清花机重达3.5吨,当属上历博最“重”的文物。二楼长廊里还放着一辆黄包车,这种黄包车曾上海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出租车。因为民国初年所有的公共人力车一律漆成黄色,遂被称为“黄包车”。现在的这辆黄包车是上海最后的两辆黄包车之一,1956年被送进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这些文物虽然和艺术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这些展品汇集起来,也就是上历博所要展示的上海的历史。

丰富的展陈 “让文物活起来”

几天前,青年报记者在上历博提前探营的时候,钟楼的钟声响起,先是《东方红》的旋律,后来敲了三下,已是下午三点。青年报记者在南京西路325号上海跑马厅旧址采访已经有十几年了。最初这里是上海美术馆的所在地,但从未听到过钟楼的钟声。现在上历博让钟声再次响起,将人立刻拉回到了遥远的年代。

除了常规陈列之外,上历博在开馆期间还开设了一系列临时展览。其中有一个展览正是“钟声再起——新馆馆址的前世今生”。这个展览正是对于上海跑马厅旧址这栋建筑文物价值的正视。或者说,上历博在上海跑马厅旧址里展现上海的历史,而这栋建筑本身就是上海的一段历史,是上历博最大的展品。

市民朱洪敏老先生对青年报记者说,自己小时候就住在凤阳路上,离南京西路325号一步之遥。1949年以前,这里是跑马厅的所在地,能登上建筑看赛马的(跑马地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都是达官贵人,普通人根本不能进入。1949年之后,跑马地改成了人民公园,跑马厅改成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老百姓才能进入。“这么多年过去了,建筑格局没有变,小时候坐着看书的台阶还在。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把上海跑马厅旧址改建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这应该说是神来之笔,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具有体验性的展览形式、同时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让文物不再缄默不语,而是重新焕发生命力,向观众展现历史的来龙去脉。在展览现场,青年报记者还看到一台反映上海纺织工业兴起的清花机,这是1895年订制的。现在这台机器当然没有办法再运作,但上历博运用了高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光影的照射下,清花机似乎“活”了过来,兢兢业业地将上海纺织工业的故事重新诉说。

其他展陈方面,上历博馆长胡江表示,上历博每天接待观众的上限是1万人次,超过这个上限,或者瞬间参观人数超过3000人,博物馆都会实行限流。另外,除了法定节假日,每周一上历博都会闭馆。上历博还会给观众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比如寄存包服务,在每层楼都有直饮水装置。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