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3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幕 公共文化服务向城市第四级推进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昨天,几千场文化活动在上海各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地同时开展。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昨天,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在“文化服务日”的浓郁气氛中揭幕。据青年报记者的观察,今年市民文化节的一些特点折射出这座城市对于公共文化观念的一些成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文化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公共文化就在你身边”

昨天的“文化服务日”,上海全市各区都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徐汇滨江、青浦区金泽镇、宝山罗店等地的活动格外有亮点。青年报记者来到了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感受文化氛围。

蔡浜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休闲美丽乡村”。这是一个典型的上海的乡村。青年报记者走进蔡浜村时,这里的人们正在水上长廊里坐下喝阿婆茶、听宣卷,而村里的篮球场上则在举行一场农家趣味赛。

无论是阿婆茶,还是听宣卷,这些都是蔡浜村当地的本土文化。一个村民告诉青年报记者,过去觉得公共文化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村民只能到城里才能欣赏得到。但是现在才发现,其实自己身边就有很多文化。比如阿婆茶,一碗清茶配十几碟点心,自己从小喝到老,自己天天如此,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现在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这样想来,自己也是挺有文化的。

据村委书记诸鸣娟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建设乡村文化。依托本地的民俗文化、乡村风情,充分开发阿婆茶习俗,成立阿婆茶文艺表演队,带动莲湘队、健身队、妇女广场舞队等众多群众团队,基本形成了“天天有娱乐、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汇演”的生动场景,激发出居村文化创新的活力。

据青年报记者观察,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很多文化的展示和分享,都是基于当地的文化特色。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主题是“市民文化节就在你身边”,这就是让人们感受到公共文化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不仅不遥远,简直是触手可及。文化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平时亲民到根本意识不到文化的存在,但是现在,市民文化节要人们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

提高公共文化共享的程度

青年报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市民文化节“文化服务日”的活动,无论是在蔡浜村,在徐汇区的东方曼哈顿社区,还是在松江区岳阳街道长桥居民区,在闵行区浦江镇汇西永建村,所有的公共文化的服务都是在城市组织架构中最基层的单元举行。公共文化建设也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众所周知,上海的公共文化有市、区、街镇社区三级配送体系,这个体系已经涵盖了城市大部分居民,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文化服务。但是这个体系虽然已经很具体,但是还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像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这样的最基层的单位,公共文化在原有的配送体系里还没有办法很好地渗透。

所以从去年开始,这个三级体系开始向四级延伸,这个第四级也就是居村单位。通过四级联动,有更多的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能够进入基层,让人们真正做到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文化的滋养。当然,这也是提高公共文化共享程度的一种努力。公共文化应该是服务所有的市民,每个市民都有平等享受文化的权利,而现在这种享受文化的公平性得到了提升。

说到文化共享的公平性,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月25日,闵行文化云正式上线,文化云利用已建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跨平台、跨网络技术,实现在各种场合下对闵行公共文化数据资源,形成“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静安区、普陀区、嘉定区等都通过“文化云”来开展自己的活动。

今年市民文化节会大力发挥“文化上海云”的作用,推出“2018年云上市民文化节”。春活动季已推出“年·味道”、“听·声音”、“秀·美图”、“赏·艺术”、“玩·现场”五大板块,“新春家宴故事”、“我眼中的上海文化名片”。这就意味着公共文化云将摆脱仅仅拥有预告、抢票、互动评论的实用功能,将向线上艺术教育、线上体验深度发展,市民线上线下尽享不落幕的文化生活。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