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代表建议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引导更多青年“往社区走”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构建党建引领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格局,增进市民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度。”社会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其中,如何发挥青年作用,让年轻人乐意成为社区的主人? 市人大代表、团市委书记王宇在此次两会期间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在制度上和工作方式上加以创新,吸引更多青年“往社区走”。

社区治理对青年吸引力不强青年积极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上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成效很大,但年轻人的身影在社区自治中还不多见。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年轻人的参与度并不高。社区对青年力量的需求与青年参与意识、意愿和能

力之间存在矛盾,王宇代表表示,这对于上海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格局,提升社区文化,增强年轻人社区归属感等都有不利。

为什么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强? 原因很多。比如引导青年在社区发挥作用缺乏健全可行的制度性的安排;部分基层工作和社区工作组织形式较为陈旧,不合青年胃口,对于青年吸引力较弱;青年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学习成长诉求较多,但不少青年认为参与社区各项工作收获少,不能满足诉求或缓解压力,获得感上存在落差等。

健全制度完善“往社区走”工作机制

在新时代,如何调动青年积极性,引领更多青年融入社区、参与治理,王宇代表对此建议,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加强社区内外的融合凝聚,促进更多青年“往社区走”,在社区里发出声音,发挥作用。

他提出,要将“往社区走”纳入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的内容范畴,以各级团组织为骨干力量,积极争取各级党委、社会工作、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支

持,形成推进合力。在特定区域尝试成立青年“往社区走”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健全本区域的工作机制、完善针对本区域特点的推进路径和保障措施。

在制度上,他认为可以推进青年到社区“双报到”、“双结对”制度,以街镇团组织为枢纽,动员区域团组织干部、青联委员、优秀团员青年到所在社区报到;推动驻区团组织及团干部与社区等结对共建,送资源、送项目,开展青少年结对帮扶。

在吸引年轻人逐渐进入居委会的基础上,试点推进团干部和青年代表在所在社区进入业委会,深度参与本社区治理工作。

创新形式贴合青年特点给予优惠回馈

如何增强社区治理对于青年的吸引力? 工作方式要创新,要“命中”青年的心。

王宇代表建议,可以试点创新社区工作方式和平台,搭建互联网平台完善青年联系与参与机制,多角度掌握社区及相关青年信息,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微信群、贴吧群等新媒体、新技术,与所在社区青年建立常态

化联系,通过建立轮值主席制、青年理事会、青年议事会等,完善区域议事协商机制,调动青年力量为社区自治共治贡献力量。

在内因驱动上,可以将青年服务社区情况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尝试逐步与居住证落户加分、申请贷款、申请青年公寓等方面挂钩,给予相应的优惠回馈。

除了制度和形式上的创新,王宇代表还表示,促进青年乐于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动员各方力量,符合青年特点。如积极整合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学校、居民区活动室、社区图书馆等区域内活动场所和资源,按照青年时间规律,探索实施“错时工作制”,利用青年空闲时间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开发弹性时间段的社区服务项目。

王宇代表表示,青年作为社会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在社会治理和社区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各方予以关注,从青年出发,以青年实际需求为导向,调整创新工作思路,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发动青年优势,推进更多青年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会治理,让社区各项工作更加生机勃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