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上海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全球数据爆发增长、海量聚集 代表建议:

深化大数据应用 优化政府服务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上海人代会”APP正式上线。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本报讯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迈进智能时代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政府工作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拥有大量的数据源,较其他组织更加具有应用大数据的优势。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向大会提交建议,要深化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服务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李强书记也强调,政府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的主体,要在优化政务服务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强化数据集成、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实现上下左右信息互联互通。”郑惠强就此表示,近年来,上海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比如,“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上线开通;市政府印发的《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要深化大数据应用,促进政府服务治理能力提升和民生改善。不过,现实中,本市政府服务中大数据运用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建设、社会民生服务、城市运营管理、重大风险防范、政府数据开放开源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对标世界发达国家,无数案例证明,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提升政府服务能级,加强城市运营管理,化解重大风险,从而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郑惠强就此提出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服务能级。

郑惠强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本市实有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打通信息壁垒,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政务”,推动大数据与网上政务大厅、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政务服务的融合应用,实现行政审批相关数据的融合共享,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政府服务模式。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郑惠强说。

他还表示,上海还应更多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城市运营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力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开源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特别是在经济金融、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特种设备、社会安全等领域,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和资源、依托大数据技术和平台,加强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运行规律的分析,更加全面、系统、综合地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类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提高风险因素的判别、感知能力以及风险发生的分析、预测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更好地维护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市民的利益。

“世界是平的,未来是免费的。”郑惠强觉得,大数据的开放使用是世界趋势,尤其政府数据作为公共资源更是应该尽量公开。“首先,对于政府掌握的原始数据,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及国家安全的,都应当开放、开源。结合上海实际,建议在先行开放统计、气象、地震、交通、公安、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数据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到投资、生产、消费、审计等领域。其次,在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各方对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提供政府数据应用程序的开放入口,方便企业和个人对政务数据资源深入开发利用,促进政府和社会共同发现、解决城市管理和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商业行为创新数据共享机制,推进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的平台对接,探索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既确保多方数据所有权利,又实现数据整合应用的商业模式,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