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1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场“死亡TALK”让学生思考生命话题

“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进中医大校园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学生在互动装置Before I Die墙上写下自己的话。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本报讯 三年来用临终关怀的方式送走近200位病人的80后医学博士、一对在金婚纪念时双双办妥遗体捐献手续的老夫妻……日前,由上海市红十字会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联合主办的“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在上海中药大举行。来自该校的40余名师生及留学生上了首堂名为“死亡TALK”的特别的生命教育课。TALK上临终关怀医生黑子明与师生们探讨生前预嘱、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生命价值等生死话题,遗体捐献者家属讲述亲人“大爱”故事,现场还举办了一场遗体捐献者的追思会。

本次“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特别邀请了“80后”医学博士黑子明,他是临汾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生,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临终关怀科医生。黑子明的工作不是让这些患者痊愈,而是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

黑子明表示,每一位新病人入院时,医生都要进行一次详细的评估,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已经发展到需要临终关怀的阶段。临终关怀不抢救、只缓解痛苦的特殊治疗手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所以他说:“临终关怀既是看病,也是医心。”

这三年里,黑子明送走了将近两百个病人,已经记不清曾经有多少次,他握着病人的手,倾听他们说出埋藏心中的秘密。最初的时候,这样的握手,也曾让黑子明无法坦然面对,毕竟他握着手的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握多了这样的手,他发现,这双手传递出来的,不仅仅只有悲伤和痛苦。

黑子明说:“我们的治疗不仅面对的是病,还有人;我们的治疗不仅针对某个肿瘤,还有人。我的病人不愿意被迫被拉上与病魔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帮助他们获得这份安宁。”今年黑子明所在的医院已经服务了一百多位病人,为病人提供一个床位,让TA能够安心完成心愿,帮助家属认清生命的现实。

遗体捐献者家属李豪则向大学生们讲述了其父亲李继先、母亲陈荣恩在金婚纪念之时,双双办妥遗体捐献手续的故事。

李豪说,他父母的一生是在战乱和不安宁的岁月中艰难度过的,所以对人生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一次母亲看到报上登载“可供医学院学生实习解剖的尸源极少”的消息,便立即去打听遗体捐献的有关事项及程序。父母们说,如果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增加一点十分紧缺的解剖资源,让医学生们更快成材,是把力量用在刀口上。

于是,在1983年父母亲的金婚纪念日,老两口立下遗嘱:“如若病危,不必抢救,以免病人痛苦延长,家属劳累,及浪费了医药。遗体直送第二医科大学。不必办丧事,不要受丧礼,骨肉至亲无须佩戴黑纱。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是我们最后的嘱咐。如不按遗嘱执行,心中将内疚难安。”母亲还别出心裁缝制了两个用龙头细布做的大口袋,父亲挥毫写上“长眠安息”四个大字。

李豪表示,父母的义举不仅影响了他和妹妹李华,办妥了遗体捐献手续,还影响了左邻右舍,小西门居委学前街152弄的居民先后有19位志愿者加入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的队伍。如今父母已经离去,但那份金婚纪念日立下的遗嘱已经被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珍藏起来,讲述着一对普通夫妇的大智大爱。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