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唯一24小时书店关门引思考

“不眠店”的生存模式仍没有找到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前天晚上21点,大众书局福州路24小时店正式关门。至此,上海暂时成为没有24小时书店的城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暂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24小时书店如何生存的问题,依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前晚,青年报记者赶到大众书局24小时书店时,店员正在作关门的准备。和预想有差距的是,店内前来告别的读者并不多,和平时差不多。21点,店长在送别最后一位读者之后,关闭了店门。上海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就此落幕。

书店不想让这件事情那么感伤,在一封致广大读者的公开信里却写着“感恩六年风雨共读,这家全年24小时无休的书店,要打个盹了”。还说,将“择机另寻新址”。这家店原先是上海本土的思考乐书局,后来坚持不下去关门了,2005年由来自江苏的大众书局接收,2012年成为24小时书店。青年报记者见证了这家书店的完整的变迁。5年前成为24小时书店时,全国还没有类似书店,可谓轰动一时。而且书店还推出了许多新的服务举措,青年报记者就曾率先独家将书店为读者提供选书服务的店员命名为“选书师”,此后这个词成为全国书店业的通用名词。

大众书局24小时书店关门直接原因是房租到期,房东对此地另有安排,无法续约,只能离开。但是据青年报记者的观察,原因可能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这折射出24小时书店生存模式的普遍的困境。

正如最后一天也读者寥落一样,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大众书局24小时的人气并不高,尤其是在夜晚。而且从开业之日起,这家书店就一直在和只过夜不消费的所谓“蹭睡者”斗智斗勇。其实人们一直想弄明白一个问题,这家书店如何维持生存。但是书店的负责人却表示,这家书店其实还是能够有所盈利的。那究竟如何盈利呢?人们看到,这几年大众书局24小时店陆续将1楼和3楼转租给其他商家,自己只保留2楼,因此马路边的店招牌一再缩小,走路极可能错过。

店面装修的时间一再推迟,自动扶梯也停运了,书店内的图书显得很陈旧。应该说,这家书店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些年,与他们节约成本有关。但代价是,书店的人气始终不高,虽然地处繁华的文化街福州路,但是存在感越来越弱。可以说,大众书局24小时店最后几年更多的是以一个唯一24小时书店的象征而存在的,实际的文化功能已经很小了。

那么试想,如果这家书店能够像其他书店那样维持正常的新老交替,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因入不敷出而早早地关门。再如果,大众书局24小时店经营状况一片火爆,财大气粗的店主也不愁在茫茫大上海另辟新址开设新店。但事实上,开设新的24小时书店是如此之难。

所以,在青年报记者看来,大众书局24小时书店的关门,从本质上还是一个生存模式的问题。24小时书店应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存模式。人们相信,未来上海肯定还会有24小时书店开业,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但是24小时书店究竟应该如何办,这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让夜间书店的那一盏灯与夜上海的城市气质相匹配?这还有很多路需要摸索。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