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影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膏”的诞生

青年报记者常鑫 图/文

    一份好的膏是工作人员在42℃高温的制作中心倾注10多个小时煎煮得出的结晶成果。

    经过数道工序后一份膏方就此诞生。

    药师用竹板挑起膏体检查收膏程度。

    工作人员根据单子添加珍贵的细料。

    工作人员分装熬制好的膏方。

    凉好的膏就可以进行包装。

摄影手记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冬季养生,膏方是不变的“主角”。近现代膏方在上海、苏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现代研究发现,冬令进补膏方,可起到调节免疫、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氧自由基等作用。这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养生方式深受百姓欢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上海唯一具备膏方独立制作加工能力的中医医院,眼下冬至将至,我有幸探秘岳阳医院的膏方制作中心。制作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熬制着膏方。一份膏方必须经过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这七个步骤,需要一个半到两天时间,最终出炉的是一人一方、原汁原味的膏方。工作人员要对药性全面了解,火候拿捏得当,手法技巧娴熟。熬制膏方也有很多讲究,必须选取地道药材,熬制工具要用紫铜锅,对于吃惯膏方的人来说,不锈钢锅子做出的味道总是稍逊一筹。

收膏前,药师还会按照处方,依次兑入阿胶、鳖甲胶等胶类、黄酒和糖类,还有各种珍贵的细料,如虫草、枫斗等。考虑到细料昂贵,若过早加入,有效成分会被药渣吸收,所以要在收膏即将结束前再加。文火熬制中,黑色膏体逐渐变稠,用竹板挑起膏体检查,能滴下成片,才算收膏完成。随后,经过分装和凉膏,就大功告成了。

一份好的膏是工作人员在42℃高温的制作中心倾注10多个小时煎煮得出的结晶成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