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小见大 音乐剧亦可承载历史情怀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毋庸置疑,音乐剧如今已是上海演出市场上爆红的艺术种类,深受年轻人欢迎。然而,音乐剧就只是表现个人的恩怨情仇?昨晚在东艺首演的音乐剧《繁花尽落的青春》,给出了另一种范本。这个由上海音乐厅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原创作品,截取了上海翻天覆地发展的10年做背景,展现了从1990年至2000年,一代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十年“青春”。

伴随着欢快的开场歌曲《外滩千禧》,大幕徐徐拉开,霓虹闪烁的南京东路街景映入眼帘。千禧夜,三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受邀在国际饭店顶楼相聚,记忆的大门被打开,时光倒流十年,一个对他们三人来说尤为特别的朋友重新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而与此同时,那个埋藏在他们心底十年的秘密也随之慢慢被揭开……

这是该剧的剧情,但让昨晚东艺的观众意外的是,他们却在背景中,看到了20世纪最后10年的上海,记忆也随之一下子穿越了回去。“听说你要去华亭路市场,请给我买件衣裳,就是那件白色的T恤,上面绣满了月光。”这是剧中歌曲《华亭路》中的歌词,伴随着悠扬的曲调,90年代华亭路市场的所有回忆渐渐涌现。其实,不止华亭路市场,外滩、南京东路、外白渡桥、国际饭店、人民广场、71路公交车……这些上海的地标变化在剧中出现,让往事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简单故事,亦是一个令人心动的“中国故事”,深刻但不沉重。

创作这样一部极具上海特色的原创作品,编剧喻荣军说道:“这出戏是我写给中国九十年代的一份函书,也是写给上海变革时代的一个家书,更是写给三十年前自己的一封情书,它是自发的、真挚的、涌动的。作为一个新上海人,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由陌生到熟悉,由冷漠打量到热情拥抱,上海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总是那么的亲切无比,回味无穷,值得一再书写。”

作为一名“高产高质”编剧,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于2000年至2017年,已有五十余部舞台作品被国内外几十家剧院翻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十几种语言上演,并荣获国内外多项专业奖项。虽然是从话剧“跨界”而来音乐剧,但他表示,两者都是舞台剧,对编剧来说,讲故事是不分舞台剧类别的,音乐剧这种形式,自然也能像话剧一样,承载更多的家国情怀。

本报昨天其实也对华语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进行过专题报道,多位华语一线制作人、创作者都表示,在学习好莱坞的技术之外,华语音乐剧应该用好中国人喜欢的语言、开创出自己的风格,而这样“以小见大”的风格,无疑也会是丰富类型中的一种。“音乐剧的类型,就应该是有情爱剧,也有用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大剧’。”一位资深音乐剧人告诉记者。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