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奉贤法院多措并举刚柔并济破除“执行难”

让“老赖”赖不成 用“情理”暖基层

青年报见习记者 钟雷 实习生 张晨晨

    奉贤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正在与当事人谈话。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发生交通事故后化身“老赖”,拖延赔偿何时休?对于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典型“执法难”问题,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有着“锦囊妙计”。“放水养鱼”的“生道执行”策略、组织“老赖”旁听集中执行活动……在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奉贤法院就上述工作进行了集中通报。

“放水养鱼” 助被欠薪员工“自救”

在今年上半年的一部电视剧中,老员工们在工厂遭遇变故时不愿离去,在厂长带领下挣回工资的情节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在不久前,上海奉贤一家公司也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据奉贤法院介绍,涉事公司是奉贤当地一家纺织品公司。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系外籍人士,因发展策略不当和抽逃部分资金,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成为被执行人。此后,该法定代表人逃脱至国外,公司濒临“死亡”。承办法官经过调查发现,如果直接拍卖设备,收到的资金很少,而如果把剩下的PVC原料加工后出售,销售额足以支付被拖欠的工资款。考虑到该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必要的查封措施,并在当地镇政府配合下进行监管,由公司职工组织生产自救。如今5个月过去,该公司员工被拖欠的68万元工资款及补偿金目前已经全部到位。

这样的做法在奉贤正逐步推广。据奉贤法院副院长韩峰介绍,基于奉贤中小企业聚居的现状,对于目前无法偿还债务,但仍有生产能力且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被执行人,法院在用足必要执行措施的情况下,采取“放水养鱼”的“生道执行”策略,通过生产自救提高被执行人偿债能力。

旁观执法 “敲山震虎”治“老赖”

今年,一名被执行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须承担20余万元的赔偿义务。但被执行人在约谈前始终拖延履行,约谈时又以自己收入微薄为借口,不愿主动协商。眼看又一“老赖”即将“诞生”,法院只能“杀鸡儆猴”。

不久,法院组织了一次集中执行活动,并组织案件当事人双方旁听了执行大会。执行大会上当场拘留4人,对被执行人形成了有效震慑。活动尚未结束,该被执行人即联系筹款10万元交付法院,并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分期履行剩余部分的和解协议。

据了解,类似的集中执行活动奉贤法院每月都会开展,每周还会安排一个执行组开展一次“8小时”外的晨间或夜间集中执行。力求通过高频次的集中执行,有效形成了执行声势。两年来,奉贤法院已累计组织各类专项集中执行活动83次,促成467件案件履行,到位金额8600余万元。

设督解员 有法理也要讲情理

“执行的案件,有法理也要讲情理。”说到基层执行工作,奉贤区南桥司法所所长姜岳华再熟悉不过。4年前他开始担任执行督解员,充当法院与被执行人之间的“缓冲带”。

据奉贤法院通报,在处理一起涉动迁案件时,因村民邻里纠纷,申请执行人的2套动迁补偿房屋被村集体其他成员强占,法院依靠执行督解员,一套通过做工作动员村民搬出,一套由执行督解员联系村委会组织人员协助强制搬离。

记者获悉,自4年前首创了执行督解员制度后,这支队伍已经从最早的十余人扩展到了如今的近300人,队伍构成也从各地司法所成员扩展到了各地居委会干部以及热心志愿者。两年以来,执行督解员累计参与协助执行120件,促使94件案件履行或和解,涉及金额1600余万元。

据统计,截至10月底,奉贤法院两年来累计执结案件18045件,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清偿率、案均执行标的清偿率分别为80.97%、80.20%和81.34%,分别位列上海基层法院第三、第二和第一。截至10月底,奉贤法院在最高院执行综合质效评分中位居全市法院第一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