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国外居住一个月能酝酿出写作灵感?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可急于求成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文学创作是一个逐渐酝酿发酵的过程。

一家有雄心,当然也相当有财力的出版社日前推出了一个“作家居住地”的写作计划,把一些著名作家直接送到遥远的异乡,管吃管住,希望异乡的生活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为了让名家们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生产”他们的文学作品,出版社也真是煞费苦心。不过,“居住地写作”靠谱吗?

青年报记者 郦亮

这家相当有财力的出版社一口气设立了6个作家居住地,中国有3个——北京、四川李庄、西藏拉萨,外国有3个——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英国的爱丁堡和捷克的布拉格。根据他们的要求,被派去入驻的中国作家们要在当地住一个月左右,他们并没有被规定要完成创作任务,但一定要自己买菜做饭,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这种“居住地写作”其实和世界很多国家的“写作计划”有相似之处。都是让作家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让他们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们可以随意走动,体察民风民俗,在此过程中迸发新的灵感,从而推动写作的进程。只不过,国外大多是当地邀请作家去,提供食宿,参加的作家如同作客,但这个“居住地写作”计划则是中国出版社将中国作家送到异乡去,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出版社的财力雄厚,当然也能看到国人“走出去”之心十分急切。

“居住地写作”计划被认为将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按照组织者的构想,既然中国的作家亲身到了当地,通过感受民风民俗写出来的文字,肯定是很契合当地人的口味的,同时他们会尽快将这些文字翻译成当地语言,让中国的文学作品更多地为当地读者所了解。

过去中国文学“走出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作家写出作品,需要让外国汉学家来翻译,这往往就需要好几年,同时,为了让这些作品为外国读者所接受,还要经过漫长的文化宣传的过程。现在好了,通过设立“作家居住地”,直接把中国作家“空降”到当地,实地写作,实地翻译,直接推广,好不干脆利落。事实上,从入驻作家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也是很满意的。马原十分崇拜捷克作家、《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他入驻布拉格后,寻访了所有哈谢克的故居,后来捷克的国家图书馆还邀请他去以哈谢克为题进行讲座交流。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为了让文学“走出去”而“直接注入”的方式,现在非常时兴。记者就曾听说有著名翻译家要翻译一部英国的名著,出版社就在那个英国作家故居的旁边给他租了一间房间,让翻译家能够一边翻译,一边实体感受原著创作的氛围。这样的做法也不得不让人感到很奢侈。

应该说,把作家输送到文学“走出去”的目的地进行创作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如果作家根本不了解当地读者的口味,只是在家里闭门造车,那写出来的作品要想“走出去”是有一定困难的。不过,如此强行注入的做法,让人感到还是急了点,文学创作是一个逐渐酝酿发酵的过程,如果作家对某地不神往,即便住再长时间也未必能促发作品的诞生,更何况现在的“作家居住地”计划只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另外有一点需要强调,当年莎士比亚写戏剧的时候,可没想过要“走出去”。世界名著的作者也大多如此,他们都是闷头写作,可没想过未来作品要为中国读者所追捧,就要到中国住上一段时间。“越是本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果写作的目的性太强,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走出去”,那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类似“作家居住地”这样的写作计划固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要少一点急迫之心才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