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创·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胡凤麟: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博士创业者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上海羧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迸发出勃勃生机。胡凤麟就是这一行业的创业者,他作为上海羧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以新型磁共振造影剂项目在2017年“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行业的一等奖,并因此入选2017年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选拔培训班。他所从事的是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填补当前市场空白。他说:“希望团队的纳米材料能够为生物医药领域做出独特的贡献。”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博士生转化科研技术成果 解决行业需求

胡凤麟今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而他带领团队创业的主要技术正是源于自己的博士课题,研究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属于科研技术成果转化。

谈及选择这一领域进行创业的原因,他说,自己在读硕士时主攻药物化学方向,意识到开发小分子药物是一个耗费时间的过程,而个人兴趣更偏向于材料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应用前景已经初现端倪,所以选择将此作为创业方向。

2015年,胡凤麟和伙伴联合创立了上海羧菲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标是用纳米技术解决生物医药行业需求,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他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开发的是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现在临床使用的小分子药物,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注射后容易代谢,有产生肾源纤维化风险,使用麻烦等等。“我们的项目用纳米大分子制作的造影剂,是以铁元素为基本单位,可以进行常见肝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淋巴转移瘤诊断,这是项目最大的特色所在。”因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或影像学数据对患者的治愈非常重要,并且肝癌是一种致死率和发病率较高的癌症,所以这一项目很有意义。

前景可观 受资本市场青睐

新型磁共振造影剂是一类国内外均没有的新药,它的结构、合成工艺、药学性质和临床应用都是全新的。目前,该项目还属于临床前研究,将来会向国家申报临床研究的许可证,进行临床研究,市场前景估计为50到100亿元。

虽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在新药上市之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流程。胡凤麟介绍说,从新药开发到最后上市,基本要10年左右,因此项目需要持续投入,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资本不断投入。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完成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在运营过程中,团队也会开展其他业务,例如科研应用等等。最终需要等到药物研发上市之后,才能获得更多营收。

项目有意义 愿意为之坚持

胡凤麟表示,正因为团队研发的是全新的药物,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建设和实施,尤其是作为一种创新药物,要符合现有法规,同时还要学会与药品管理机构沟通,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创业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们不仅会找专业顾问,还很注重与药厂负责人、相关政府部门咨询沟通,交流分享,推动项目发展。”

“累和焦虑”是他创业以来的最大感受。他说,创业者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具备“钝感力”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对压力的感知比较缓慢,能够在压力面前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

从博士生转变为创业者,他认为,自己在带领团队和协调资源方面,需要继续学习。“团队和人才对于企业而言最为重要。团队成员要做到各司其职、交叉覆盖,也就是当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时,大家都往前跨一步,覆盖到彼此交叉的领域,实现最佳效果。”

胡凤麟感慨地说,虽然一项新技术从发明到成熟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但如果这项技术能解决当前的痛点问题,那大家的工作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自己愿意为之坚持。

对于未来,胡凤麟表示,希望团队开发的药物能够尽快上市,取得相关证书,顺利进入临床。此外,他们还准备开发新的项目,例如,纳米材料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新的药物制剂和适应证的应用等等。“我希望团队的纳米材料能够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