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越剧“傅派”创始人傅全香逝世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傅全香是“越剧十姐妹”中最后一位离世的。

本报讯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傅派”创始人傅全香昨天中午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4岁。越剧又少了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师。而傅全香的去世可以说是带走了一个时代,昔日的“越剧十姐妹”终于在天上相会了。

昨天,很多越剧迷汇集在华东医院病房的走廊,他们面色凝重,充满了忧伤。因为他们要和一代越剧名家傅全香告别了。2007年,傅全香因脑梗塞住院时曾昏迷了一个半月,后经抢救后醒来,此后就一直住在华东医院,至今已经10年了。这10年中多次发生肺部感染,最近病情又有反复,终不治。

就在三个月前,白玉兰戏剧奖的终身成就奖还授予了傅全香。在颁奖仪式上,傅全香没有来,傅全香的女儿刘丹代为上台领奖时说,“小时候邻居家孩子过年都做新衣服。而妈妈改旧衣服给我穿,她说,因为你是傅全香的女儿,更要朴素。但是买书,妈妈从不吝啬,把世界名著整套买回家。”

也许正是因为幼年时没有读过什么书,傅全香格外地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不仅是她本人,她也希望身边的人都能重视文化的提升。这一点与傅全香艺术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傅全香在戏中多演知书达理的女子,一笑一颦均透着十足的文化韵味,给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傅全香于1923年8月出生在浙江嵊县的一个贫农家中,9岁时离别双亲,到近乡一所尼姑庵里拜师学艺,跟着“四季春班”走上了浪迹四海的艺人生涯。在几十年的越剧生涯中,塑造了祝英台、李香君、恒娘等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傅全香开创了越剧 “傅派”。她广学博取、勇于开拓,在新越剧基础上,拓展了“写意”风范,并造就了真假声完美融合、华丽多彩、荡气回肠的傅派唱腔,誉称“越剧花腔女高音”。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在《情探》一剧中,学习吸取了川剧旦角的形体动作,唱腔上借鉴了京剧程砚秋及昆曲评弹的唱法,尖团音规范分明,真假嗓音结合演唱。上世纪80年代,由傅全香参与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和《杜十娘》先后被拍摄成电视剧,《杜十娘》还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上世纪90年代初,她与昆剧艺术家计镇华合演的反映古代女诗人李清照生平的戏曲电视剧《人比黄花瘦》,再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2008年傅全香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从上海越剧院传来的消息,傅全香追悼会将于11月1日上午10点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这是一个大师远去的年代,尤其对于越剧而言。今年2月,“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去世。此次随着傅全香的离去,著名的越剧十姐妹均已离世,一个时代终结了。“越剧十姐妹”是上世纪40年代上海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可以说,“越剧十姐妹”是越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十姐妹中最早去世的是筱丹桂,是1947年去世的,距最后一位去世的傅全香,两者相隔了整整70年。其实十姐妹的队伍,在很多年中都是比较整齐的。只是在近年才相继凋零。可以说,“越剧十姐妹”对越剧的影响持续了几十年。现在随着傅全香的去世,“越剧十姐妹”终于可以在天上相会,但她们留给越剧事业的丰富的遗产还将一直指引着后来者的前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