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0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明日闭幕

“百物展”要走了 但思考还将继续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百物展”已接待观众超过40万人次。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馆逗留了3个月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就要离开上海,开始下一站的征程。这个现象级的展览虽然要告别这座城市,但是它留下的思考却依然很多,并且可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深刻的改变。

市民需要怎样的展览?

昨天是“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上海展程的倒数第二天,青年报记者看到,上博门口等待入内参观的市民依然是人山人海。为了能搭上“末班车”,有的市民已经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长队。他们中有的对记者说,这是他们在国庆长假期间做的最有文化的事情,因此即便一天什么事也不做,只要看一眼展览,那也是值得的。

几天前就传来消息,“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上海的参观人数已经超过了鼎鼎大名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02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这个国宝展,共汇集了全国各博物馆的72件书画国宝,当时也是人山人海,观众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3万人次,展览因此载入了史册。可是这次,这个沉睡了15年的纪录被“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打破,参观人数超过了40万人次。

这就不得不让人思索,市民究竟需要怎样的展览?应该说,论展品的级别,“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是远超“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前者件件是国宝,但后者其实大都是二三流的展品。应该说,“百物展”成功就成功在它的策划上。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最近在一篇文章中对“百物展”的成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百物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的“唯一性”——因为历史的原因,世界上恐怕只有大英博物馆能办这么一个浓缩了世界文明的百物展;而恐怕也只有这么一个展览,能够容纳如此丰富的世界文明。现在艺术书展众多,但是同质化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有时出现了到哪里观展都是差不多的感觉。所以现在这种“唯一性”是非常可贵的。“要看展览,独此一家”,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现在中国的博物馆之间借展很多,文物“很忙”,但是国宝级文物就那么几件,借来借去之后,观众一年可以在全国很多的展览中看到同样的文物。这就没有了新鲜感。其实,中国很多博物馆都有各自的“唯一性”,只是需要挖掘,也需要进行包装。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空间值得拓展的。

市民需要怎样的观展体验?

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是多年前的观众了。他们不再希望仰望某一个展览,而希望被平等对待。这就说到观展体验的问题。青年报记者国庆期间在对排队等候入场的“百物展”观众进行调查时发现,虽然他们对这个展览有着各种期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非常期待看到世界各国为这个展览所遴选的第101件展品。

“第101件展品”应该说是“百物展”最大的噱头。其实,从文物的价值来说,这些“第101件作品”有的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就像上海的“第101件作品”只是一张挂在墙上的二维码。但为什么观众会如此关注呢?这就是因为“第101件展品”是由观众自己选出来的。这么大的一个世界文明展,竟然有展品是让观众自己来选,这种互动性,当然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被平等对待的感觉。如此被善待,当然会激发观众的参观热情。

相比之下,这一观念在中国还有待普及。中国的很多艺术展览,还处于“我办什么,你看什么”的状态,大多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而很少有自下而上的反馈。很少有博物馆在举办展览之前去问问市民到底想看什么样的展览。观众如果觉得自己不受待见,自然会冷落展览。

说到观展体验,还有一个排队的问题。“百物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贯穿整个酷暑时节,每天那么多人排队,没有出一起安全事故,这一方面反映出了上博不断提升的管理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博新场馆的建设确实已是当务之急。

为什么会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呢?这固然有观众太多的原因,但也存在展馆过于局促,无法容纳更多观众,只能进行限流的因素。对于那些在酷热中排队的观众来说,不管他们是不是心甘情愿,观展的体验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一现状,在上博西馆改造和上博东馆建成之后应该会大为改观。

在观展体验中,还有一点就是“把展览带回家”。所谓“把展览带回家”就是买一点与展览有关的文创产品,带回家作一个纪念。这对在世界各地旅游区狂买纪念品的国人来说尤为走心。这次“百物展”的相关文创产品的销量也达到了近1600万元。很多文创产品的爆款甚至还被一抢而空。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由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这些文创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制作精美,而且极富创意。现在中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很多也很火爆,但仍可以从中获取经验,力求更上一层楼。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