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摒弃“地摊文学” 促进阅读经典化风气形成

扣好全民阅读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最近一段时间,“地摊文学”正被舆论围剿。有报章发现,“地摊文学”正在严重侵蚀孩子的阅读空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讲“全民阅读”,更多的追求量,比如人均阅读时间,人均阅读的图书册数,却很少关注阅读的品质。这需要引起关注。

“地摊文学”之所以突然间引发热议,是因为《中国青年报》在一所初中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这些图书的踪迹。这些图书追求恐怖效果,打着悬疑的旗号,宣扬各种诡异绝顶的凶案,“地窖囚奴”、“雨夜幽灵”、“人皮草人”等毫无事实根据,胡编乱造的猎奇故事。这样的“地摊文学”对学生阅读是有很大影响的。

青年报记者查阅了“地摊文学”的定义,发现有很多种说法,但总体而言,“地毯文学”即便不是“毒药”,但文学水准参差不齐,且大多数很有粗制滥造之嫌。但是在现实之中这种“地摊文学”确实非常普遍,而且受众也很广。青年报记者就曾在一个书展上看到一群孩子在谈论一本很热门的书,据他们说,班上女生几乎是人手一本。记者找来这本书翻阅,发现是一个小鲜肉作家写的,写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片段,配了不少自拍的美照,也就做成了一本书。评论家对着书的评价很低,认为过去一些争议很多的青春文学,虽然也没有什么营养,但字数还是有保障,起码可以培养孩子文字阅读的能力,但是现在这些“鲜肉读物”,不仅没有营养,而且连像样的连成片的文字都没有,对孩子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可以试想家长给了孩子卖书钱,以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他们买来“地摊文学”读,看上去也确实在阅读了,让旁人感到欣慰,但其实这样的阅读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所以对孩子而言,要阅读,而且要有高品质的阅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规定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的数量标准,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都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中外名著目录这样一个质量标准。但是从现在来看,操作上可能还有一些偏差,在与“地摊文学”的角力中,经典作品难有胜利。

其实,对孩子如此,对成人也一样。现在全民阅读很热,但也存在一味追求数量的情况。比如一说到全民阅读的热潮,就说人均阅读了多少书,阅读时间有多长,似乎书多得多了,读书的时间长了,那就是真正地热爱阅读了。这其实还是比较表面的。读书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放眼望去,大家都在读书,但读什么书却是千差万别,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对于阅读,不能仅仅在数量上加码,更要在质量上引导,要摒弃“地摊文学”,促进阅读经典化风气的形成。这才是促进全民阅读的真正的要领所在。

 

 

青年报